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78期
编号:123436
提高中医疗效 医药不能分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78期
     几千年来的中医传承发展模式,中医人首先要学习中药的采集、加工炮制、调剂、制剂等中药理论和实践技术,之后才走上临床并在临床上不断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实践反复探索,这样才能逐渐掌握熟练的中医诊治技术。当代中医高等教育弱化了中药实践这一传承基础,不利于中医临证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医疗机构内,中医科与中药房属于两个独立的科室。二者之间除了基本的药物供应保障交流,很少有更多的业务深入交流切磋。中医科和中药房日益互相独立和陌生。中医师逐渐成为专门的“理论开方人”,中药师逐渐成为专业的“实践抓药工”。中医师对处方所列药物究竟为何物日渐迷惘,而中药师对中医为何开具处方药物日渐困惑。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中药师大多不能接触临床诊疗工作和知晓患者病情,导致中药师逐渐沦落为“认字抓药“的工人。工作人员普遍不够了解处方药物诊治疾病的涵义和用药精髓。于是在配方抓药过程中,调剂的随意性、应付性较大。药物缺斤少两、生熟不分、炮制饮片选择不当、特殊药物剂量不能准确把握等问题并不罕见。而许多老中医治疗疾病对特定药物具有严格的剂量和炮制要求,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疗效下降或诊疗失败。

    关于藏医学的传承有个传说,就是藏医年轻的时候走遍天南海北,采集到足够多的药材并制备好,然后开始行医救人。等到自己采集和制备的药物逐渐用完,就开始教授徒弟,进而退休不再行医了。这个传说从侧面阐释了中医等传统医学对于药物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千百年来,中医学及藏医学、蒙医学等传统医学的传承,具有共性。这就是为医者年轻的时候主要从事采药、制药等工作,上了年纪后主要就专心于诊治疾病了,配药制药工作就会交由下一代年轻人继续从事。

    当代中医传承应当重视传统医学固有的传承规律。

    理想的中医传承发展模式,应当是中医也要从事药物的采集、制备、炮制、调剂等基础工作,间或跟师出诊。当掌握了丰富和扎实的药物知识以后,胸中有所依仗,再逐渐专心学习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探索药物治疗实践经验。将中医治疗理论与药物临床实践不断结合起来,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这才是理想的中医传承培养模式。

    解决了传承问题,中医诊疗技术发展要根据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和现代人的疾病谱,紧密贴近临床,探索研究出一批类似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治疗白血病等的重大中医药成果。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困惑,要及时调整思路和发现问题与不足,充分借鉴现代科技手段攻克难关,不断尝试各种新办法,研制新的中药治疗技术,争取获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程华尧), http://www.100md.com(程华尧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