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796807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
     2.2 外周的自主性调节机制

    目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a+异常转运对部分高血压患者十分关键。此外,研究认为,与高血压病亦密切相关的还有高胰岛素血症[13-14]。

    2.3 高血压病常见的危险因子

    临床上高血压病常比较常见的危险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60岁、吸烟、脂质代谢紊乱、男性、绝经后女性、家族史、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伴有其他并发症等[15-16]。

    3 现代降压药物的治疗原则及降压治疗的目标

    3.1 现代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初始最低剂量开始,以减少副作用。(2)尽量应用24h有效的长效制剂。(3)合理选择联用药物,使副作用最少[17-18]。

    3.2 降压治疗的目标

    (1)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或“理想”水平(主要指血压低于135/85mm Hg)[19-20];(2)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降压至理想(主要指血压低于130/85mm Hg)或正常血压低于120/80mm Hg);(3)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主要指血压低于140/90mm Hg)最妥;(4)靶器官损害得以逆转;(5)病死率降低;(6)生活质量提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