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3123607
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及相关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胡志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B超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结果及参数特点。 结果 本组共检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57例,检出率为63.33%;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经产妇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前位子宫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经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和子宫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临床检出率较高,位置多接近于宫颈内口,子宫后位者发生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风险更高。

    [关键词] 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B超;参数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88-03

    剖宫产后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发生率较高,其与多种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如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1],现对我院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效果及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B超参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最近一次剖宫产分娩的90例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经产妇均于2013年6~10月受邀于我院行B超复查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情况。所有经产妇年龄为26~42岁,平均(33.2±4.4)岁,最后一次剖宫产距本次复查时间为2~3年,平均(2.52±0.77)年。其中78例有1次剖宫产史,11例由2次剖宫产史,1例有3次剖宫产史。所有患者均于月经第5~8天行阴道B超检查。

    1.2 方法

    90例经产妇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B超检查医生进行阴道B超检查,计算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比较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与剖宫产宫壁瘢痕完整组B超参数(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的直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子宫横径、瘢痕至宫颈内口距离及子宫位置)[2]差异以及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组不同剖宫产次数及子宫前后位置宫壁瘢痕缺损参数(宫壁瘢痕缺损宽度、厚度及残存肌层厚度)[3]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