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33405
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任选其中60例为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余60例为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81.67%)高于对照组(61.67%),而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有利于手术进行及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积极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白内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9.0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9-0085-03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其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目前手术治疗是其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时造成的黑暗环境、手术本身刺激及术后并发症等均可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且患者为老年人,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均较差,最终影响治疗进行及疾病预后[1-2]。因此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发展,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3-4]。此次,笔者所在医院研究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心理护理在消除患者顾虑、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现将此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任选其中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7~80岁,平均(71.5±3.8)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1±1.2)年,其中左眼25例,右眼30例,双眼5例,白内障分期:未成熟期28例,成熟期17例,过成熟期15例。其余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5~81岁,平均(70.3±2.8)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4.3±1.1)年,其中左眼27例,右眼20例,双眼3例,白内障分期:未成熟期26例,成熟期20例,过成熟期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时、有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了解白内障疾病及手术治疗等相关知识,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同时告知其术后注意事项[5]。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術前心理护理 (1)紧张恐惧心理护理因为患者不理解白内障疾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等方面知识,更不能接受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从而引起内心恐慌、紧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术前要与患者积极、有效沟通,使其充分理解白内障疾病,认识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安全性,且其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患者知道这些知识后,可明显减轻其内心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使其相信手术治疗有效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因白内障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其听力、理解力等各方面功能均减退,与之交谈时,需要有耐心,不能嫌麻烦,态度诚恳,语气温和,尊重患者,拉近与患者距离,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言语。其次可介绍医院环境、医生、护士、病友等,使患者快速熟悉、融入医院。最后要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率,增加患者希望,建立其手术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从而打消其紧张、恐惧心理[6]。(2)怀疑心理护理患者怀疑提示其不能正确判断客观事物,导致其消极应对。对此,在术前需多接触患者,多于患者交谈,交谈时要大方、自然、热情、主动,消除患者顾虑、猜疑,取得患者信任。耐心倾听他们问题,使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解释,使患者充分相信,彻底消除其顾虑,还可以介绍其他已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情况,并邀请患者与之沟通、交流,增加患者治疗的希望、决心、信心,同时还可以介绍其主刀医师在手术方面的成就,增加患者对医生信赖,尽量消除患者手术前的怀疑心理[7]。(3)焦虑不安心理护理焦虑是因为人的内心感到害怕而产生的恐惧,通常情况下,焦虑可引起人们兴奋,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头晕、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不适,一些人会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一些人会假装镇静来掩饰自己。此时,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患者解除其焦虑,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同时焦虑作为患者情绪一部分,不容易缓解,我们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细心观察,找出原因,选择合适时间、地点、内容,积极主动接触患者,可给患者恰当称谓,拉近与患者距离,掌握说话技巧如与患者交谈时要大方、热情,态度友善,语气温和,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耐心倾听患者说话,不要随意插嘴或打断患者讲话,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情绪,这些都极易损伤患者自尊心。让患者把内心想表达的话说出来,使其感到心情舒畅,内心获得满足,使患者心甘情愿、积极主动治疗。如果情况较复杂,可以采取心理治疗中的发泄疗法,让患者把内心不满或牢骚发泄出来,也可耐心倾听,引导患者发泄,最终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8]。

    1.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术中及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变化,当患者出现痛苦面容时,应积极给予安慰,可给予言语鼓励,握住、按摩患者的手部,同时告知患者其主刀医师具有丰富经验,及既往成功案例,增减患者信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9]。

    1.2.3 术后心理护理 (1)患者手术治疗后,首先最想知道是手术结果,此时我们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告诉其手术过程顺利,同时鼓励患者术后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快速恢复,我们可告知患者一些术后注意事项如卧床休息,不能低头取物、用力大小便、咳嗽、大声说笑,防止道口裂开或植入晶体脱落,让患者知道更多术后恢复的方法,减轻心理压力(担心术后恢复差),促进疾病快速恢复。(2)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它与手术部位、镇静剂使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再加每个人的耐受力也不同,且术后卧床休息等限制患者活动,注意事项较多等,上述因素可导致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焦虑,会进一步加剧疼痛,因此应理解患者心情,想办法减轻患者疼痛如可多询问患者不适,听他们喜欢音乐等转移其注意力,有些患者也可给予适当暗示,因暗示也有减轻疼痛作用。(3)病区环境也是影响术后恢复另一重要因素,首先病房光线应柔和,不能太亮,强光刺激患者易产生焦虑不安,其次患者需要安静、舒适休息环境,病房太嘈杂不利于患者休息,同时应适当控制家属探视患者时间,使患者有充分休息时间,上述因素可避免患者情绪波动,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术后快速恢复[10-11]。, http://www.100md.com(顾俊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