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3118037
“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助产模式与“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以判定“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助产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妇与家属的临床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妇与家属的临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该种助产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 传统助产; “一对一”助产; 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14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0.0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这一特殊的医疗服务机构也做出了明显的改革,并不断的进步[1]。在此次调查中,笔者所在医院以妊娠期女性为例,对其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该种助产服务模式与传统助产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生理护理外,其更注重产妇的心理因素,并遵循“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旨在提高产妇的临床满意率与其分娩安全性,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19~30岁,平均(25.5±2.3)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0.8)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26.5±3.0)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39.2±0.5)周。两组产妇均符合下述特点:(1)初产单胎;(2)未合并基础并发症;(3)对于分组情况知情无异议。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助产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产妇入院时及给予其优质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笔者所在医院环境、主治医师、助产护士等,帮助产妇尽快熟悉院方环境,减少陌生感。(2)当产妇宫口开大至2 cm以上时,助产护士则正式给予产妇助产服务。助产护士需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并让产妇做好一定的准备,同时交代产妇家属准备毛巾、被褥等相关物品,以迎接新的生命诞生[2]。(3)生产时需鼓励产妇,并密切监测产程进展,通过与产妇对话、按摩其腹部缓解分散产妇注意力,达到精神镇痛的效果,使得产妇能够顺利完成分娩[3]。(4)生产结束后进行常规医疗处理,将产妇及新生儿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妇与家属临床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2。

    2.3 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及重度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3。

    2.4 产妇及其家属临床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临床满意率为95.0%;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234,P=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以往在疾病治疗中,患者往往只要求能够把病症治好,而并不在乎临床护理的好坏。但近年来,人们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明显上升,且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越来越高[4]。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就诊人员”,不论是产妇本身还是院方本身,都期待给其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使得产妇能够顺利分娩,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其还可对产妇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5]。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女性对分娩过程充满恐惧,而过度的焦虑与紧张感可对中枢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进而引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并降低产妇的痛阈值[6]。此外,过度的紧张情绪还可造成产妇体内茶碱胺分泌增加,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却减少,使得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无力等情况,分娩困难。以往,临床上主要从生物学角度对产妇进行助产,而无法从根本去解决产妇因不良心理而产生的痛阈值降低问题,同时也忽略了心理因素对分娩所造成的影响,使得分娩异常或剖宫产率明显上升。随着“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的发展,使得上述情况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在此次调查中,笔者所在医院即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新的助产模式,并由结果可知,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这一结果可对“一对一”全程陪伴制助产模式在对产妇分娩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肯定。, 百拇医药(张海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