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5期
编号:13119932
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福建地区重症肌无力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区的+49A/G位点多态性。结果:MG组和对照组的49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MG组与CTLA-4的+49A/G多态性之间无明显联系(P>0.05)。但是MG组+49A/G位GG和非GG基因型比较有性别差异(字2GG=4.41,P=0.04),男性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多于女性患者。结论:在福建地区CTLA-4的外显子1区的+49A/G位点基因可能不参与MG的发病。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17-0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明,目前发现高加索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表达、基因多态性与MG有相关性[1],但是上述结论需要不同种族中心的证实;且基因表达和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仍有争议。本文探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CTLA-4基因多态性与MG的相关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就诊的9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MG组。诊断标准:典型临床表现、新斯的明试验、重频试验、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4例,女46例,均为汉族,平均发病年龄为(37.54±16.10)岁,平均病程为(35.74±49.93)周。胸腺CT或手术提示,胸腺瘤19例(21.11%),胸腺增生15例(16.67%)。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0例(11.11%)。复发病32例(35.56%),并发危象9例(10.00%)。根据Osserman的分型标准:Ⅰ型31例(34.44%);Ⅱa型14例(15.56%);Ⅱb型30例(33.33%);Ⅲ型7例(7.78%);Ⅳ型8例(8.89%);Ⅴ型0例。另外选取同一时期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或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无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患者无血缘关系、近1个月无感染病史。对照组经Hardy-Weinberg定律检验后证实无选择性偏倚。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总结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多态性与MG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复发、危象、胸腺瘤、合并甲亢、治疗等相关性。

    1.2.1 PCR扩增 QIAGEN公司提供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49位点的PCR引物序列(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合成)、退火温度和片段长度见表1。

    1.2.2 CTLA-4的外显子1区+49位点的PCR反应体系 ddH2O 17 μl,10×Buffer 2.5 μl,MgCl2(25 mmol/L)

    1.3 μl,dNTP(2.5 mmol/L)0.5 μl,上游引物(10 μmol/L)

    1.1 μl,上游引物(10 μmol/L)1.1 μl,DNA模板1.5 μl。

    1.2.3 反应条件 BIORAD公司的PCR自动扩增仪扩增。扩增条件:95 ℃变性5 min,随后35次循环为95 ℃持续30 s,以相应的退火温度59 ℃,退火45 s,72 ℃ 1 min,最后延伸时间为72 ℃ 5 min。PCR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1.2.4 结果判定 49位点GG型存在的判定标准为146和25 bp大小的片段;AA型仅见171 bp片段;AG型可见171、146和25 bp片段,具体见图1。

    图1 CTLA-4外显子49位点的酶切产物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用频率描述,数值变量用(x±s)表示,Hardy-Weinberg检测样本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用直接计数法,差异比较采用字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统计学意义显著区间为P<0.05。

    2 结果

    2.1 MG组和对照组的CTLA-4基因+49A/G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

    比较MG组和对照组CTLA-4基因的+49A/G位点的AA、AG、GG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两组均P>0.05,说明MG组和对照组的49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MG组性别与CTLA-4的+49A/G多态性相关性

    比较MG组中男女两组CTLA-4基因的+49A/G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其中字2GG=4.41,P=0.04提示两组之间GG基因型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而其他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 MG组临床分型与CTLA-4的+49A/G多态性相关性

    不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40岁)和晚发型(发病年龄>40岁),还是比较眼肌型组、非眼肌型,MG两组在+49A/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差别,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说明两组之间MG的+49 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百拇医药(彭忠伟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