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0
编号:136590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0
     1.2.5 疼痛护理 整个训练过程疼痛难免,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思想疏导,耐心倾听述说。术后1~2 d可使用镇痛泵,必要时口服或注射镇痛药。5~6 d后疼痛自然减轻。训练过程中除要求患者主动配合外,教会家属操作,以便出院后在家延续训练。

    1.2.6 出院康复指导 (1)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定期进行随访。(2)远离伤害,早作预防。6周内不能负重,术后过早负重可引起应力骨折[5]。3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6个月内避免两腿交叉,不能坐低凳和马桶或下蹲。(3)坚持“三不”:不盘腿坐,不过度屈膝屈髋,不跷二郞腿,以防止假体脱落。(4)做到“四避免”: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和奔跑等髋关节剧烈活动;避免在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患侧倾斜取物;避免在不平整或不光滑的道路上行走。(5)出院时携带笔者所在医院生产的由中草药组成的“洗四方”(方略),煎水熏洗患肢。起到舒筋活络,预防关节僵硬,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6)拄拐杖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杖时使用手杖,以防意外发生。定期来院复查,术后3个月内每月门诊复查1次,6个月内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如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不适应当随时就诊。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假体脱出等并发症,术后半年、1年随访,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术后早期实施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干预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有研究发现:疏松结缔组织在制动情况下,一周内即变成致密结缔组织,如无对抗拉力,胶原蛋白会进行缩短;关节固定2周,活动范围部分丧失,固定3周以内这种变化还可逆,4周以上则恢复缓慢,8周以上则不可逆[6]。因此,康复护理训练强调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骨科大手术引起创伤,如术中牵拉、扭转,拉勾、电刀使用致静脉壁损伤引起血液高凝;术前术后卧床致血液缓滞,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的可能性[7]。只有早期实施综合的康复措施,松解切口周围肌筋膜,韧带防止黏连,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才利于功能恢复。
, 百拇医药
    中草药熏敷的热效应使切口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舒张,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利于消肿作用,并加速清除疼痛部位代谢废物、炎性渗出物等致痛物质,从而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缓解疼痛,防止血栓形成及关节粘连、肌肉痉挛,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

    术后疼痛是直接影响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8-9]。术后疼痛不能避免,为使患者术后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进行康复训练,必须充分镇痛才能取得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笔者所在医院除一般口服,注射镇痛药物外,术后均装有镇痛泵,应用2 d,患者自行控制,效果很好。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以一系列措施组合应用而产生协同效果的过程,包括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学科的协同干预,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强调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观念,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陈香,张耿红.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101.

    [2]马平叶.延伸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106-108.

    [3]戴雪梅.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快速康复理念和理筋手法的运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2013,1(1):25-27.

    [4]李赛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锻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6.

    [5]聂明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1):18.

    [6]康序华.关节活动范围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57-59.

    [7]丘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8]任锟,林永强.膝关节置换手术期镇病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 2012,25(1):38.

    [9]黄菊兰.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4-75.

    (收稿日期:2014-06-03) (编辑:金燕), 百拇医药(陈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