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1
编号:13670565
垂体腺瘤手术中运用内镜与显微镜的对比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余永强 龙青(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8例垂体腺瘤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出现头痛、视力和视野异常、泌乳、月经不调和肢端肥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生长激素或泌乳素异常,经放射学检查确诊为垂体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组(122例)和对照组(166例)。内镜组男53例,女69例,年龄59~79岁,平均(64.9±6.3)岁;症状与体征:头痛60例,视力异常20例,生长激素水平异常17例,泌乳素水平异常52例;病程15 d~19年,平均(36.3±11.8)个月;其中大腺瘤80例,微腺瘤35例,巨大腺瘤7例;功能性腺瘤78例,无功能性腺瘤44例,其中复发性腺瘤3例。对照组男78例,女88例,年龄60~79岁,平均(65.3±7.1)岁;症状与体征:头痛82例,视力异常28例,生长激素水平异常23例,泌乳素水平异常72例;病程:16 d~19年,平均(36.9±12.1)个月;其中大腺瘤102例,微腺瘤49例,巨大腺瘤15例;功能性腺瘤106例,无功能性腺瘤60例,其中复发性腺瘤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内镜组患者采用德国Storz神经内窥镜,规格:0°、30°硬镜,外径4 mm,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成功后采用0°硬镜缓慢伸进单侧鼻腔,鼻中隔和中鼻甲观察蝶窦开口,放大蝶窦开口逐渐伸进蝶窦,观察斜坡隐窝、鞍底、视神经及颈内动脉压迹,扩大鞍底及其硬脑膜面积,经鼻蝶窦内镜监视下刮匙或吸引器切除垂体腺瘤;采用30°硬镜探查正常垂体和残余垂体腺瘤,在神经内窥镜监视下逐渐将鞍旁、鞍上和鞍内的垂体腺瘤切除,彻底止血后行鞍底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德国ZEISS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患者取头部后仰15°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后将扩张器伸入鼻孔逐渐至蝶窦前壁,在显微镜监视下观察蝶窦开口,扩张器扩大蝶窦开口,将鼻中隔近根部和鼻中隔黏膜移至对侧,暴露蝶窦前壁,观察鞍底及硬膜,显微镜监视下刮匙或吸引器切除垂体腺瘤,彻底止血后行鞍底修补术和鼻中隔复位术,鼻腔使用纱条填塞。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头痛情况、视力情况、生长激素水平及泌乳素水平改善情况,相关症状改善率=术后症状改善例数/术前症状异常例数×100%;观察并发症情况;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