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6
编号:13677939
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孙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重点从患者心理方面,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整体疗效以及局部特征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肌力、关节活动度、坚持锻炼人数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能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 骨折; 老年; 心理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86-02

    一般来讲,骨折创伤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其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较差,一旦发生骨折则不易愈合。虽然一方面他们有较强的康复欲望,但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健康恢复情况缺乏信心。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难免会对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骨折会有强烈疼痛感,更加剧了患者的心理不稳定性,这些都对骨折患者的恢复状况带来一定困难[2]。本文就以老年骨折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52例。患者年龄60~89岁,平均(69.8±3.4)岁。此外,四肢骨折48例,锁骨以及肋骨19例,脊柱骨折26例,骨盆骨折17例。并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标准进行随机分配,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流程进行健康指导、入院宣教。对于观察组患者,依据患者个人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据此采取相对应的方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详见表1。上述项目评估满分即27分。其中18分以上视作心理状态较好、易沟通患者;18分以下则视作患者不良因素较多,易引起较多心理压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