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
编号:13741349
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及发病特点,总结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分析。结果:经过合理补液、消毒隔离、饮食指导等治疗和护理后,4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严重腹泻并发症等病例。结论:对于感染性腹泻患儿来说,在密切监测病情的基础上,及时合理的补液、消毒隔离以及良好的饮食指导等护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儿童;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71-01

    小儿感染性腹泻多发于夏、秋两个季节,主要原因是卫生习惯不良、饮食污染等引起的,病原体一般为病毒和细菌[1],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的临床特点,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4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男25例,女21例;患儿年龄0~3岁28例,4~7岁18例;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杆菌13例(28.3%),产毒素大肠杆菌5例(10.9%),致病性大肠杆菌3例(6.5%),轮状病毒14例(30.4%),志贺菌6例(13.0%),沙门菌3例(6.5%)以及空肠弯曲菌2例(4.3%)。

    2 护理措施

    2.1 观察病情

    患儿大便次数增多,进食液体较少,容易出现脱水症状。患儿的皮肤明显干燥,眼睛周围出现皱纹,眼泪少,尿量减少,这时应该做好及时补液的准备。

    2.2 补充液体

    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补充液体的方式。一般轻度、中度脱水并且可以口服的患儿采用口服补液盐。注意口服补液盐时要用冷开水或温开水溶解。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服用,以增加疗效。而对于重度脱水或不具有口服能力的患儿一般采用静脉补液。首先应该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尽快的补充。在静脉补液的过程中,应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2],避免直接静脉推注,每日静脉点滴时间不要低于6 h。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每小时记录输液量,了解补液后的排尿时间,估计补液的疗效。
, 百拇医药
    2.3 饮食指导

    腹泻患儿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并对患儿的家长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对于较轻的腹泻患儿来说,应少量多次给予营养丰富的、易于消化的流食,以防止因腹泻所致的营养不良;对于腹泻严重的患儿来说,一般禁食6~8 h,以补充积累损失。当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或者减轻以后,进食应从流食到半流食,再到软饭,如米汤、稀粥、面条等。在患儿腹泻过程中,一定要忌生冷、油腻食物,如瓜果、饮料、油炸食物等。

    2.4 消毒隔离

    护理病毒感染的患儿时,医护人员在操作或检查后要洗手,洗手后应用消毒液浸泡3 min,消毒液每隔3~5 h更换一次[3]。患儿的病室每日应用紫外照射1 h以进行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对病室的地面,要保证地面的清洁,患儿大小便的尿裤不能随地乱扔,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地面应该用消毒液每天擦3次[4]。
, http://www.100md.com
    2.5 健康指导

    对患儿的家长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按时逐步的添加辅食,但要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控制“病从口入”,做到饭前便后肥皂洗手。对儿童的奶瓶等要严格的消毒,用沸水煮30 min以彻底消毒。

    3 结果

    经过合理补液、消毒隔离、饮食指导等治疗和护理后,4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严重腹泻并发症等病例。

    4 讨论

    小儿腹泻是有多种病原和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位于第二常见多发病[5]。护士在护理腹泻患儿时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掌握好有关的注意事项,练好基本功,细心体会,提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及时的与家属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并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 百拇医药
    总之,对于感染性腹泻患儿来说,在密切监测病情的基础上,及时合理的补液、消毒隔离以及良好的饮食指导等护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静.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8,5(18):139-140.

    [2]吴梓梁,高铁铮,陈达光.儿科学[M].开封: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83.

    [3]张冬梅,张秀,吴丹,等.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234-3235.

    [4]刘秀杰,叶喜坤,孔金清.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心得[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2(2):51.

    [5]方鹤松.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2):81-89., http://www.100md.com(秦利格 靳淑红 张慧敏)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