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8期
编号:1318119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08-0112-01

    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以上[1],颅脑在发生严重的损伤后,通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水平会明显升高,这会使脑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在治疗期间对颅脑损伤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是决定其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2]。为了研究分析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为临床提供对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周到护理服务的最佳方案,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该病患者的临床致死、致残率,笔者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这五年时间内,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确诊患者104例,分为两组。A组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52.4岁;B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1岁,平均51.8岁。抽样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跌伤、坠落伤。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接受治疗前,均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B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的感染情况、并发症、血糖、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1.3.1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对于患有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症状,易使颅内压显著增高,血流量显著下降,脑的糖代谢功能下降,血糖水平增高,而血糖增高又会使脑水肿现象加重,因此除对患者的脑疝、呼吸循环衰竭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外,还要警惕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出现高渗透性昏迷或低血糖症状[3]。

    1.3.2加强饮食护理,使水、电解质平衡得到维持在对机体总热量进行控制的前提下,保证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降低高血糖症状,使降糖药物用量减少。如果患者的肠蠕动情况得到恢复,可以选择进行糖尿病流质鼻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避免使用含糖量高的食物。由于患者长期大量使用脱水药物,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症状,因此在该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每日要对患者进行两次生化检查,根据化验的实际结果,对输液的具体种类和用量进行调整[4]。该类患者不能够使用高渗糖脱水剂,使用适当的生理盐水、氨基酸、平衡液,防止出现无氧糖酵解现象。

    1.3.3进行血糖动态监测,保证胰岛素使用正确每天胰岛素的具体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饮食情况、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同时也要防止出现低血糖。在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多汗、面色苍白、血压显著下降、心动过快等,首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症状,立即将胰岛素泵入停止,对低血糖症状进行及时纠正[5]。

    1.3.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日常护理过程中帮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每2小时翻身、拍背,防止出现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3.5做好康复期的健康宣教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胰岛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具体目的、方法和副作用向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其充分掌握正确合理的糖尿病饮食方法,使患者家属能够正确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6]。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感染和并发症情况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致死、致残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情况比较例(%)

    组别感染并发症血糖浓度大于

    6.5 mmol/L致死、致残满意度

    A组(n=52)23(44.2)19(36.5)28(53.8)12(23.1)41(78.8)

    B组(n=52)6(11.5)4(7.7)11(21.2)3(5.8)46(88.5)

    P值<0.05<0.05<0.05<0.05<0.05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致死、致残率明显降低,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临床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吴红,周育谨,徐建民,等.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的动态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27(16):414-415.

    [2] 庄永秀,聂玉兰,周静波,等.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因的影响[J].中年护理杂志,2004,39(12):193-194.

    [3] 张文化,孙炜.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09,19(16):370-371.

    [4] 缪永华,曹桂龙,邓爱东,等.颅脑损伤后血糖血清胰岛素测定及GCS评分GIOS相关性分析[J].江苏医药,2009,25(15):373-374.

    [5] 刘君.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监测及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4):224-225.

    [6] 王新德.神经病学(第11卷):神经系统外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0-161.

    (收稿日期:2011-12-19)(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毛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