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367
18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摘要】目的总结18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对18例患者实施了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总结实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手术后腰痛减轻、腰腿功能有显著提高,而基本保留了术前的腰椎前凸及活动度。结论有效、及时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人工椎间盘突出;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脊柱的稳定性及正常活动与是否具有健康、完整的椎间盘密切相关[1]。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退性变疾病的新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疾病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前凸、运动度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5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科行腰间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18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42~55岁。病程5个月~7年,其中L3~4突出者2例,L4~5突出者11例,L5~S1突出者5例,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MRI和CT检查结果未发现椎管骨性狭窄及小关节的严重退变,X线片检查亦无发现明显骨质疏松和腰椎失稳。

    1.2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通过透视确定皮肤切口位置并标记。腹膜外入路逐层进入,充分显露至脊柱前,将目标椎间盘全部切除,放置试模后植入假体,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冲洗后逐层关闭切口。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患病时间长,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在术前有必要让患者确信笔者所在科的技术力量雄厚,利用成功病例做现身解释,增加患者信心,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及护理。
, 百拇医药
    2.1.2完善术前准备(1)评估患者基本资料。既往史,家族史,身体及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以便更好的确立预期目标,提出护理诊断,更好的计划护理措施。(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咳痰练习,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及轴性翻身。(3)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心肺功能、CT、核磁共振等检查。(4)术前1 d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备血800~1200 ml。(5)术前3 d给予口服抗生素;术前常规禁食水,手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2~4]。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因该手术采用全麻,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甚至窒息,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30 min记录1次,血压平稳以后改每5 h测量1次。术后要定时进行唤醒试验,72 h内定期监测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

    2.2.2伤口及引流的观察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止扭曲、受压及脱出,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苗和性状。伤口表面渗血、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且应该观察体温变化。
, 百拇医药
    2.2.3皮肤护理为预防患者产生褥疮,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需注意保持患者头、脊柱、双下肢呈一轴式,卧位时采用仰卧、侧卧、俯卧三式交替进行,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患者侧卧时,肩、背、腰、臀部放置软枕,骨隆突处应给予适当按摩。另外,要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及时预防褥疮的发生。

    2.2.4饮食护理为防止患者腹胀、便秘,应嘱咐患者进食低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果胶 成分丰富的食物、同时要多饮水,以保证营养、增强体质、提高组织修复及抗感染能力、预防便秘。可指导患者适时进行腹部按摩,以便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2.2.5脊髓神经功能观察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有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术后也可能因水肿、血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要求密切观察。本组病例均未出现异常。

    2.2.6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1)神经受损:感染和腹膜后血肿形成及脊髓神经受损是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需进行神经减压,术后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并与术前比较。(2)人工椎间盘滑脱:人工椎间盘滑脱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给予并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护理,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防止脊柱扭曲致人工椎间盘松动、脱落。本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均未出现滑落现象。(3)椎间隙感染:保持伤口外敷料清洁干燥,有浸湿及时更换,动态观察切口局部状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本组所有病例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4)腹膜后血肿: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局部的情况监测体温,有无红、肿、热、痛等,可能由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手术刺激所致。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抗炎补液治疗。本组18例均未发生腹膜后血肿[5~7]。
, 百拇医药
    2.3康复指导(1)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背伸的练习,以增强肌力。(2)患者可在48~72 h拔除引流管后佩戴腰围下床适当活动。(3)术后3 d开始指导患者作直腿抬高,以预防患者术后双腿无力,同时做适当的肌肉拉伸活动,以预防神经根粘连。(4)为恢复患者肌肉韧带的弹性,增强患者腰背肌的肌力,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同时增强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5)嘱咐患者佩戴腰围1~3个月,6周后可适当进行跑步活动,3个月内避免腰部过伸运动,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2.4出院指导(1)嘱咐患者术后早期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过度扭曲的动作,减少脊柱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局部及全身感染,并预防感冒及泌尿系炎症。(2)术后3个月内避免超负重,加强腰背肌锻炼和腹肌练习,坚持锻炼肢体的功能。(3)注意防寒保暖,少饮酒,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4)术后1个月定时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3结果
, 百拇医药
    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后腰痛明显减轻,腰腿功能有显著提高,并且基本保留了术前的腰椎前凸及活动度。随访未发现一例患者有严重并发症。

    4讨论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虽然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安全可靠,恢复周期快,有效地掌握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护理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项新技术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同时对于这项新技术缺乏远期临床观察,只有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护理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理念,改进方法,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本组18例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人工椎间盘位置移动及其他并发症,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关键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范萍,夏群,苗军.5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天津护理,2006,14(3):146.

    [2]幺恩蕊,冯晓青,段雪飞,等.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2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79.

    [3]殷丽娟.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37.

    [4]高春红,彭凡.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12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6.

    [5]熊云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

    [6]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86.

    [7]田伟,刘亚军,刘波,等.计算机导航在脊柱外科手术应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0):671-675., 百拇医药(易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