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299
“周氏析透”疗法结合辨证分型论治慢性结直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2.1.4慢性结直肠炎4例一个疗程后复查:1例未发现异常、2例明显减轻、1例可见较为明显的充血水肿;二个疗程后复查:2例未发现异常、2例仍有轻度黏膜充血,水肿不明显;三个疗程后复查:3例未发现明显异常、1例仍可见局部轻度充血;停药半年后复查: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结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另1例未按时复查。

    2.2对照组肠镜复查结果

    2.2.1慢性结肠炎11例一个疗程后复查:5例黏膜充血水肿有所减轻、6例仍可见明显充血水肿;二个疗程后复查:3例可见轻度结肠黏膜充血、5例有所减轻、3例仍可见明显充血水肿;三个疗程后复查:3例未发现明显异常、6例仍可见轻度充血水肿、2例未见明显改变;停药半年后复查:2例未见异常、5例可见充血水肿、1例可见糜烂,另3例未按时复查。

    2.2.2溃疡性结肠炎9例一个疗程后复查:3例溃疡面明显缩小或数量明显减少、4例溃疡面有修复迹象、2例未见明显变化;二个疗程后复查:1例未见明显溃疡面、3例浅表小溃疡或糜烂、4例溃疡面明显缩小或数量减少、1例未见明显变化;三个疗程后复查:3例均未发现溃疡或糜烂面、4例仍可见浅表小溃疡或糜烂、2例可见溃疡面有修复迹象;停药半年后复查:3例未见异常、3例可见溃疡或糜烂并充血水肿,另3例未按时复查。
, http://www.100md.com
    2.2.3慢性直肠炎5例一个疗程后复查:2例充血水肿明显减轻、1例有所减轻、2例变化不明显;二个疗程后复查:1例未见明异常、3例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1例有所减轻:三个疗程后复查:2例未见明异常、2例明显减轻、1例较治疗有所减轻;停药半年后复查:2例未见明显异常、2例可见充血水肿,另1例未按时复查。

    2.2.4慢性结直肠炎5例一个疗程后复查:1例明显减轻、3例有所减轻、1例可见明显的充血水肿;二个疗程后复查:2例仍有轻度黏膜充血、2例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例变化不明显;三个疗程后复查:2例未见异常 、2例仍可见局部轻度充血、1例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停药半年后复查:2例未见异常、1例结直肠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另2例未按时复查。

    3讨论

    通过上述肠镜复查结果对照表可以明显看出,采用“周氏析透”疗法加结合辨证分型论治全身调理方法的治疗组单纯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全身调理方法的对照组有着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统计学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理想的临床效果呢?到底何谓“析透”疗法?局部用药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疗效作了总结如下:“析”即析出之意;通过局部用药,使病变肠壁管腔在药物的作用下,肠内毒素、脓血分泌物、细菌、食物残渣以及粘附于肠壁或溃疡面的各种有害物质随大便而析出,从而使病变肠壁腔内保持一相对洁净的状态,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而彰显疗效。“透”即透过、渗透、或理解为肠壁吸收药物之意;通过患者不同病情及个性化体质组合选用局部保留灌肠药物,通过缓慢吸收从而达到修复病变组织的目的。局部用药的目的:(1)治疗前期:在药物直接作用下迅速控制局部病变反应,减轻症状,有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更易于配合治疗;(2)治疗中期:因前期的用药,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肠镜好转,患者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接受疗程化的治疗,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治愈率;(3)治疗后期:疗效得到进一步显现,最终患者得以康复,并接受巩固治疗,以防止或降低复发率。辨证分型论治全身调理的目的:(1)治疗前期:协同局部用药以提高疗效,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促使病情向恢复期转变;(2)治疗中期:进一步调理整体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而利于恢复;(3)恢复期:有利于加强巩固疗效,通过中医整体调理后脾胃功能得以正常运化,从而有效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

    当然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病情是复杂多样的。比如说结核性的结直肠炎、因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菌性结直肠炎、曾还有报道以溃疡性结肠炎为首发症状的HIV患者等等。目前有众多学者认为该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重要关系、遗传因素以及精神因素也认为是诱发原由之一。种种原因、在慢性结直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没有找到根治办法的前提下,都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其疗效的差异,与临床大夫的医学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关系,切不可拘泥一法,而贻误病情。

    【收稿日期】2011-07-26, 百拇医药(周起超)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