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4
编号:13478079
科学认识病毒流行规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刻不容缓(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4
     舒跃龙教授说,有观点认为病毒会在夏天消失,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2003年SARS疫情表面现象的理解,在200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SARS疫情结束后,SARS病毒也没有再出现。2003年发生SARS疫情时全球特别是中国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迅速发现和隔离病例,追踪每个病例的密接人群并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等,成功防控住了SARS疫情。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产生一定影响,如在温带地区每年夏季流感活动很低就是证明,因此可以推测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病毒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舒跃龙教授介绍,导致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同SARS病毒都属于同一类病毒,有一些相似点,如基因同源性较高,使用相同的细胞受体ACE2,原始自然宿主都有可能是蝙蝠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 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