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855596
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在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9期
     2.7 干预前后住院异常增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干预后注射用头孢西丁的用量虽仍呈上升趋势,但用量和金额排名未上升,显示仍处于合理增长的范围内;第三代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用量有所下降,用量和金额排名未上升(表7)。

    2.8干预前后住院前五位抗菌药物的用量及排名变化

    和2013年比较,住院抗菌药物的品种前4位基本不变,甲硝唑氯化钠的用量排名进入前5位,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增长幅度最高,达到50.0%;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次之,达到28.6%;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增长幅度最小,达到16.9%(表8),均符合原卫生部要求的妇产科围术期用药以一代头孢菌素为首选的要求,提示本院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排名结构日趋合理规范。

    2.9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合理性指标分析

    和2013年比较,虽然抗菌药物占比有所上升,但各项指标均有所回落,其中急诊和Ⅰ甲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幅度较大,指标值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符合原卫生部要求,住院使用率也同步下降,更趋合理,而门诊使用率下降幅度偏低,略超标(表9)。

    3 讨论

    作为二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本院每年均对各临床科室下达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责任状,设定分科的目标指标,目标完成情况和各科绩效考核挂钩。自2010年以来,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干预力度逐步加大,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