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572
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颈肩腰腿痛106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贺志奇
第1页

    参见附件(153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1年收治的1 06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病程越长,其达到基本治愈所需的治疗次数也就越多,病程少于2年的患者治疗2次后痊愈者达到了231例(50.66%),显著高于2~5年和5年以上病程的患者。结论: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局部注射;类固醇;颈肩腰腿痛;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024-02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local injections of steroids neck shoulder backleg pain in 1060 cases

    HE Zhiqi

    Xiangt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41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 injection of steroids neck low back pain treat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d of the 1 060 cases admitted to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neck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11. Results: Patients longer the duration, the treatment required to meet the basic cure the more the number, duration of less than 2 years after the patients treated 2 timets recovered to reach 231 cases (50.6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2 to 5 years and more than 5 years duration of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Local injection of steroids is effective treatment of neck low back pain,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ocal injection; Steroids; Neck shoulder backleg pain; Clinical analysis

    颈肩腰腿痛多由于软组织受到外力的突然打击、重力压迫及超过软组织生理范围的牵拉、扭转,生活习惯或职业性体位等原因而产生的损伤。依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引起颈肩腰腿不同部位的疼痛。如果急性损伤未及时处理和休息,可形成慢性迁移性病变,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等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1]。本院为探讨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1 06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 060例,其中,男522例,女538例;年龄33~85岁,平均(59.0±26.5)岁;基础疾病:颈椎病288例,肩周炎137例,腱鞘炎110例,腰肌劳损124例,腰间盘突出242例及骨质增生159例;其肩周炎合并腰间盘突出患者232例,腰肌劳损合并骨质增生患者155例,颈椎病合并骨质增生患者317例,颈椎病合并腰间盘突出且合并腰肌劳损患者120例;病程1~10年。

    1.2 方法

    采用局部注射类固醇,1次/周,直至基本痊愈或体征完全消失。甲基强的松龙每部位剂量25~50 mg,曲安舒松20~40 mg,次数最多不超过6次。局部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注射时需回抽,确定不在血管内方可注射药物。颈椎痛按顺序探查颈椎横突前的压痛区,近取颈夹脊,远配外双关,后溪双、绝谷双,选与疼痛区域相符合的神经根部位或其中压痛较严重的部位注射;颈椎病引发耳鸣、头昏、眼眶酸胀等症状者应同时在枕小神经位(耳后下方)或枕大神经位(风池穴)注射。肩周炎患者应选取患侧的肩前、肩后和肩髃,检测曲池双、承山等穴位中压痛严重处注射;腰腿痛穴取肾脾俞双、大肠俞穴(骶棘肌附着点)、委中双、昆仑双、阳陵泉双、秩边穴(髂脊与股骨粗隆连线的中点),取压痛处注射;股神经痛选用髀关穴(大腿前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下方4 cm的卵圆窝区);股外侧皮神经痛选取新建穴(髂前上棘的下后方);内收肌附着点劳损选阴臁穴(内收肌附着点)注射。穿刺时针斜口向下,穿刺针斜向尾端缓慢注药。注射后需静卧15 min。如治疗无明显效果,则应指导患者接受3~4 d后开始最后1个疗程的治疗。对于痛病史较长、疼痛麻木较严重、经多次局部注射类固醇后仍无效的患者,根据神经走向形成双排式针灸治疗2~3次。

    1.3 疗效标准

    以患者对注射效果的反应进行疗效评定[2],基本痊愈:症状有明显好转或完全治愈;无好转:症状没有明显好转或无好转。对注射1次的患者作为无记录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程患者基本治愈的治疗次数

    不同病程患者基本治愈的治疗次数如表1所示,患者病程越长,其达到基本治愈所需的治疗次数也就越多,病程少于2年的患者治疗2次后痊愈者达到了231例(50.66%),显著高于2~5年和5年以上病程的患者。结果提示对于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早治疗,避免炎症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2.2 病程长短、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

    病程长短、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比较结果见表2、3。

    3 讨论

    颈肩腰腿痛属中医学中的“痹症”,其病因较多,也较为复杂。除机体的组织病变外,与患者的年龄、机体状况、工作习惯、工作环境等的变化与刺激有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体弱多病、气滞血瘀、肝肾亏虚,筋骨则萎软[3]”,当机体处于上述体征时,机体承受外界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降低,则易患颈肩腰腿部疾病等。颈肩腰腿痛的好发部位和发生率均有差异,这与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有关[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