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3期
编号:12149132
对蓬莱市无证非法行医的情况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3期
     [摘要] 通过对蓬莱市近年来打击非法行医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原因,指出由于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法律法规滞后,使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尚存不足,需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联动,探索制定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机制。

    [关键词] 非法行医;医疗机构;法律法规;行政处罚;长效机制;自我保护意识;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155-02

    非法行医扰乱着正常的医疗秩序,不仅严重影响到群众的就医安全,而且社会危害性极大,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规范整治势在必行。为了维护医疗公共卫生秩序,保障人们的就医安全,我国政府一直明令要求规范依法行医,自2005年起各级政府每年都组织卫生、公安、计生、科技、监察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但非法行医现象依然是屡禁不止,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彻底根治?笔者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蓬莱市自2005年以来查获的非法行医案例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与同行共商。

    1 非法行医存在的现状

    从对蓬莱市近年非法行医市场的调查归纳、分析统计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1 非法行医主体分布

    从非法行医主体分布上看:厂企单位设置的诊所占7.4%,个体设置的占68.5%,药店设置的占9.3%,村卫生室占14.8%。

    1.2 非法行医从业人员资质结构

    从非法行医从业人员资质结构分布上看: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占7.4%,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占16.7%,乡村医生占12.9%,护士资格的占5.5%,属医院退休医生的占5.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