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149148
局部用药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黄铁慧 叶秋明 莫小美
第1页

    参见附件(160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品、山莨菪碱两组药物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选择快速、安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77例小儿作为静脉穿刺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托品组、山莨菪碱组,用以上两种药物给予皮肤外涂,扩张外周血管,然后给予静脉穿刺,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空白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68.0%,阿托品组为95.0%,山莨菪碱组为96.7%。结论:阿托品和山莨菪碱用于小儿静脉穿刺能够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 静脉穿刺;阿托品;山莨菪碱;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127-02

    To improve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of pediatric vein puncturing the success rate to observe the result

    HUANG Tiehui, YE Qiuming, MO Xiaomei

    Chinese Tradition Medcine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tropine, anisodamin two groups drug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ediatric venipuncture, for choosing fast, safe drug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Methods: The 177 pediatric patients as venipuncture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 atropine group, anisodamin group, with the two types of drugs to the skin painted was peripheral vascular expansion, and then gave venipuncture, watched a puncture the success rate. Results: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 success rate of 68.0%, atropine group was 95.0%, the anisodamin group was 96.7%. Conclusion: Atropine and anisodamin, used in pediatric venipunctur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 words] Venipuncture; Atropine; Anisodamin; Effect observation

    儿科主要是以内科疾病为主,药物疗法是治疗儿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主要的药物给药途径和主要抢救途径之一,也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但是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解剖,其静脉小,同时护士的操作往往是在家长的紧张密切关注下完成的,护士容易产生高度压力,所以一些新护士难以做到“一针见血”[1]。所以做到快速实施静脉通路开通为儿科药物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根据文献报道[1],部分血管扩张药物,如阿托品和山莨菪碱能够局部外用,扩张静脉血管,可提高护士进行穿刺得成功率,本文主要研究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外用对护士进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6月随机抽取年龄6个月~3岁的177例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没有中度以上营养不良,中重度以上脱水,BWI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均告知家长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且经家长同意方可进行。

    1.2 穿刺部位及方法

    1岁以下的小儿选择头皮静脉,1岁以上选择为四肢静脉。穿刺方法为明视下直接静脉穿刺法。

    1.3 操作人员与陪同人员

    每组均为主管护师、护师、助理护士不同职称护师各1名共同完成穿刺操作,每1名操作者分别参与20例操作,其操作均在家长陪同下完成,操作地点在同一地方完成。

    1.4 成功率的判定

    在穿刺前5 min,把药物涂于相应部位,待表浅静脉已经充盈,观察血管充盈情况,寻找充盈度较好的静脉给予穿刺,分别计算一次成功率。

    1.5 分组

    将177例患儿分为3个组别,每组分别为60、60、57例。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即不给予任何辅助手段、阿托品组、山莨菪碱组。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统计,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患儿在性别比、体重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患儿血管充盈情况

    给予相应的药物外涂后,除空白对照后,阿托品组和山莨菪碱组在涂搽均出现红色,周围静脉均有不同程度充盈,而阿托品组充盈程度均好于山莨菪碱组,但是两者充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均能透过皮肤,扩张静脉血管。具体见表1。

    2.3 穿刺成功率

    待周围静脉充盈后,进行静脉穿刺,阿托品组与山莨菪碱组静脉成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阿托品组与山莨菪碱组没有明显差别,具体可见表2。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静脉穿刺后,密切观察患儿外涂药物后是否出现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口干等不良反应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