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2
编号:13483479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2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足背皮温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的截肢(趾)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在Ilizarov生物学理论基础作出的延伸应用。根据Ilizarov研究发现的张应力法则, 生物组织在缓慢牵拉的张力下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 形成新的血液供应循环。观察组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 在小腿胫骨通过横向持续缓慢牵拉骨块可以从胫骨骨髓腔内重新生成一套微血管系统与末端微细血管融合, 能够改善或者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 使因血管闭塞造成的组织坏死趋于缓解直至痊愈。

    本文通过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