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385140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90例RDS新生儿, 根据胎龄不同分为A组(早产儿, 42例)、B组(晚期早产儿, 30例)、C组(足月儿, 18例)。对三组新生儿RDS高危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B组剖宫产占比90.0%、孕母高血压占比30.0%高于A组的54.8%、4.8%, 不明原因早产占比30.0%、出生窒息史占比23.3%低于A组的54.8%、6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生窒息史、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早产、胎膜早破占比低于A组, 剖宫产、孕母糖尿病占比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胎膜早破、孕母高血压、不明原因早产占比低于B组, 孕母糖尿病占比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胎龄新生儿RDS的高危因素存在差异, 早产儿为RDS新生儿的主要群体, 应引起高度重视;孕妇高血压、剖宫产为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 应掌握剖宫产指征。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高危因素

    新生儿RDS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可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RDS好发于早产儿, 主要是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善致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足造成的结果, 临床可表现为生后不久(一般6 h内)出现呼吸急促(>60次/min)、 呼吸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与青紫的呼吸窘迫症状, 持续性低氧血症, 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 病情严重者有进展为呼吸衰竭的可能, 病死率较高。相比于早产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