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2604760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转归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158例新诊断T2DM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9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G、TC、BMI、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1年病情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并对患者病情转归有益, 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降糖药物。

    【关键词】 胰岛素; 2型糖尿病;转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45
, 百拇医药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重要环节, 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损害[1]。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但对T2DM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在临床中研究较少, 无法统一[2]。本研究对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病情转归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15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病程均<1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9例。观察组男38例, 女41例, 年龄32~ 67岁, 平均年龄(47.6±11.1)岁, BMI:(24.43±2.43)kg/m2;对照组男39例, 女40例, 年龄34~65岁, 平均年龄(47.1±11.2)岁, BMI:(24.46±2.47)kg/m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BMI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和饮食方案, 确保患者体质量在标准范围。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 分次进行, 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 同时给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口服治疗, 患者血糖达标后停止用药;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 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药物用量, 对于采用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改用胰岛素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 TC、BMI、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 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病情转归情况。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血糖水平,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餐后C肽水平。

    1. 4 疗效判定标准 ①停药:患者仅需运动及饮食控制即可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②口服药: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③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良, 改用胰岛素治疗, 或一直采用胰岛素治疗。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 1 观察组治疗后TG、TC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2。

    2. 3 观察组治疗后1年停药率为46.8%, 对照组为11.4%,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观察组口服药及胰岛素治疗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T2DM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多发于40岁以后, 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3]。其早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 由于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出现衰退, 故无法维持葡萄糖的正常代谢, 引发高血糖。而持续性高血糖又可导致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下降, 使葡萄糖刺激时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 最终加速β细胞的凋亡, β细胞数量的减少又使血糖逐渐升高, 形成恶性循环[4]。若在T2DM早期采用相应措施控制血糖, 稳定血糖水平, 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对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有效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减轻葡萄糖刺激, 有利于恢复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缓解病情。
, 百拇医药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 由此可说明, 不论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是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均有效, 而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TG、 TC、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 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 效果优于常规降糖药物。观察组治疗中停药率为46.8%, 对照组为11.4%,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口服药及胰岛素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 胰岛素对于T2DM患者病情转归的长期影响较明显。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给予饮食和运动干预, 严格控制运动和饮食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对减轻胰岛素抵抗可能有作用, 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赵维纲, 袁涛, 袁申元, 等.口服胰岛素肠溶胶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观察.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0, 18(2):67-71.
, 百拇医药
    [2]李光伟.关于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思考.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1):1-2.

    [3]王斌, 丁明超, 王鸿.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4):1131-1133.

    [4]Staiger H, Machicao F, Fritsehe A. Path mechanisms of type 2 diabetes genes. Endocrine Reviews, 2009, 30(6):557-585.

    [收稿日期:2014-12-23], http://www.100md.com(邓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