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9期
编号:12613846
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
核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扫描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肝脏局部病变患者均经B超或CT检查发现肝脏局限性病灶, 且均行常规T2W及T1W平扫, 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强扫描,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共检出136个病灶, 增强MRI检出率为88.2%, 平扫检出率为75.0%,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定性准确率为86.8%, 平扫定性准确率为66.2%,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增强MRI对肝脏局灶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且毒副作用少,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肝脏局灶性病变;平扫;增强扫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070

    肝癌属于我国常见恶性肿瘤, 在早期时通常发病隐匿, 且癌细胞可迅速生长, 病灶可迅速转移, 患者生存率较低, 故而对肝癌予以及早发现、明确其病灶性质及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有效的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组织病理及其血供特点, 可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肝脏局灶性病变的MRI信号强度是对其自身不同组织学及细胞学特征的反映, 因此, 临床上通常将MRI信号作为诊断局灶性病变的关键[1]。本院为探讨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对接收的60例肝脏局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60例肝脏局部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