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9期
编号:1261382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经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广基息肉患者, 分析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 68例患者的所有广基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 5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 2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 经电凝、钛夹夹闭等处理后止血, 无穿孔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结肠镜, 未见息肉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大肠广基息肉, 临床疗效确切, 操作简单、安全, 同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关键词】 大肠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临床疗效

    大肠息肉是起源于结肠、直肠黏膜上皮层的赘生物, 是一种临床常见但发病隐匿的肠道病变。近年来,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据统计, 50%~70%的大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1], “息肉-腺瘤-癌变”被认为是公认的演变模式, 结肠镜检查一旦检出息肉, 特别是腺瘤性息肉, 不论大小、部位均应常规活检并切除。广基息肉指息肉基底较宽, 与肠壁紧密相连, 较有蒂息肉治疗难度大, 如治疗方式不当, 很容易造成病灶处大出血和肠壁穿孔, 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与预后效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最早用于大片组织活检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