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20240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
     【摘要】 目的 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4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相应治疗与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治疗后10~15 d经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均恢复正常。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等事件发生, 均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结论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 在为患者展开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干预,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护理效果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多发生于产妇产后14 d内[1], 患者通常有疼痛、患肢肿胀等临床表现。相关统计[2]显示, 近年来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且对产妇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为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护理措施加以总结,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42例, 患者年龄20~41岁, 平均年龄(29.1±3.3)岁;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14例, 剖宫产28例;所有患者均是单侧肢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