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7期
编号:12642424
19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19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分别予以血压测定及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脏组织活检等, 根据病理严重程分为病理较重组(A组)和病理较轻组(B组), 并针对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将其分为Ⅰ、Ⅱ两组。对A、B和Ⅰ、Ⅱ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根据病理严重程度, A组患者132例, B组患者60例, 且B组的病情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Ⅰ组患者118例, Ⅱ组患者74例, 且Ⅱ组患者的病情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 肾脏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是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预警信息, 及时的进行复查及治疗能够有效的减缓肾脏病的发展。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病理特征;预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在肾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 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临床上只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蛋白尿, 而无明显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伤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中尽管指标持续异常, 但肾功能未发生较大损害,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又有文献报道显示,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为肾脏疾病的早期病变, 如治疗不及时, 则可能导致病情持续发展, 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1]。本文研究通过本院门诊发现的19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 ......
------
    朱晓光 时军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19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别予以血压测定及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脏组织活检等,根据病理严重程分为病理较重组(A组)和病理较轻组(B组),并针对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将其分为Ⅰ、Ⅱ两组。对A、B和Ⅰ、Ⅱ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根据病理严重程度,A组患者132例,B组患者60例,且B组的病情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Ⅰ组患者118例,Ⅱ组患者74例,且Ⅱ组患者的病情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肾脏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是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预警信息,及时的进行复查及治疗能够有效的减缓肾脏病的发展。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

    【分类号】R692.3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在肾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只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蛋白尿,而无明显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伤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中尽管指标持续异常,但肾功能未发生较大损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又有文献报道显示,隐匿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