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707533
120例两种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胡学芹 陈文 庄新鸿
第1页

    参见附件。

     2. 3 从表2可见,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比较, 血栓形成、心力衰竭、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建立内瘘在临床使用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长期透析患者方便、安全、长久的透析通路。它可以反复穿刺、没有皮肤外露部分、减少了感染机会, 相对其他血管通路并发症少[3]。1997年NKF2DOQI血管通路工作组建议尽量用自身动-静脉建立内瘘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 5], 目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钛轮钉抱合法和丝线缝合法。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两种手术方式的文献报道, 其优缺点众说纷纭, 尚无统一定论。作者对入住本院的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血管吻合方法建立动静脉内瘘, 观察手术成功率、瘘管成熟时间及透析时内瘘的血流量, 两种吻合方式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 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手术成功率分别为:钛轮钉抱合组91.9%, 丝线缝合组91.3%;钛轮钉抱合组中5例术中或术后未触及血管震颤音, 将其改为丝线吻合法重建动静脉内瘘, 5例手术全部成功。丝线缝合组中5例手术失败, 其中2例震颤消失后24 h内通过手法按摩, 瘘管通畅, 震颤复现。另3例手术失败患者将其手术方式改为钛轮钉吻合法重建内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