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250779
糖末康洗剂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陈洪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糖末康洗剂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 将53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注射甲钴铵1000 ug/d,连续半个月。治疗组除了按对照组处理外,另外用足浴盆每日糖末康洗剂泡脚。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双下肢痛温觉、触觉,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双下肢痛温觉、触觉,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糖末康洗剂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较好的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双下肢痛温觉、触觉,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关键词】

    糖末康洗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其发病率高达90%,通常为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尤以下肢为主,伴有痛觉过敏,后期可出现肌张力减退,肌力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DPN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临床试验,患者在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静脉注射甲钴铵的同时给予中药足浴疗法治疗DPN,可以有效缓解DPN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按1997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53例,均为2型糖尿病。经临床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① 出现双下肢麻木、刺痛。②查体双足袜套样痛觉或/和温度觉或/和触觉减退。③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胫神经或腓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为44~76岁,平均62岁。对照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60.7岁。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注射甲钴铵1000 ug/d,连续半个月。观察组除了按对照组处理外,另外用足浴盆每日糖末康洗剂泡脚。具体方法是采用川芎、没药、川椒、红花、赤芍、制附子各15 g、透骨草、白芷、艾叶、独活各20 g,先用冷水3000 ml浸泡后再煎煮,水沸后再煮15~20 min,煎至1000 ml,置于专用的足浴盆内,再将大黄末、冰片末各3 g兑入煮好之中药液中,将水温降至35~40℃后浸泡患者双下肢,并用足浴袋将膝关节一并包住,30 min/次,1次/d,半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双下肢痛觉、温觉、触觉减退明显改善,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有效:自觉症状好转,双下肢痛觉、温觉、触觉减退明显改善,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痛觉、温觉、触觉减退无改善,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率的比较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2 结果 

    3 讨论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一般认为糖代谢异常和血管性异常可导致周围神经、自主神经以及神经元和髓鞘的损害。当血糖增高、胰岛素不足时,过高的血糖在葡萄糖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而神经组织无果糖激酶,不能使果糖进一步分解,而使山梨醇和果糖大量沉积,细胞内渗透压增高,最终导致神经节脱髓鞘变性,轴突变性等[1]。血管病变是引起DPN的另一主要因素,由于长期的高血糖致滋养神经的血管管壁的内膜增厚、透明变性、管腔狭窄以致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失去营养。甲钴铵中央钴分子结合了1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外源性的给药能顺利渗入神经细胞和细胞器内,参与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并促进髓鞘形成及轴突再生,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细胞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学虽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名,但可与“消渴”联系在一起。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其属于“痹证”、“痿证”范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中药足浴这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中药熏蒸、泡足,起到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的作用,实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一种透皮外治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0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