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95014
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张德 张永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78例行开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椎管、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损伤发生。78例患者均随访,优54例,占69.2%;良19例,占24.4%;可4例,占5.2%;差1例,占1.2%;优良率达93.6%。结论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微创效果,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作者单位:737000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的最常见原因,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腿疼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达25%~40%[1]。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迅速缓解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我们自2008年1月至2010年年1月采用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22~58岁岁,平均37.5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0个月,其中单纯腰痛34例,下肢放射痛21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8例,小腿肌肉萎缩5例,肢体麻木4例,感觉运动障碍4例,间歇性跛行2例。所有患者均摄腰椎X线正侧位片、CT及MRI检查,均显示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且与临床表现相吻合。其中L4~5节段突出者28例,L5/S1节段26例,L3~4节段者14例,L4~5并L5-Sm1 7例,L3~4并L4~5节段突出者3例。单节段病变68例,双节段10例。本组病例均不伴有中央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单开窗72例,双开窗6例。

    1.2方法手术方法:取俯卧位,于手术节段的棘突旁0.5 cm插入细克氏针定位针至椎板下缘,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以定位针为中心纵形切开皮肤约3~4 cm,切开腰背筋膜,以小号骨膜剥离子沿棘突剥离椎板下缘及椎板间隙。用直角椎板拉钩插入切口中,将骶棘肌牵拉向外侧,将拉钩的尖头插于关节突的上缘并加以固定,即可行椎板切除及椎间盘髓核摘除等手术操作。对于已有纤维环破裂的患者,仔细查找有无游离的髓核,特别是神经根周围及出口处,清除游离的髓核。探察神经根管通畅情况,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直至用神经剥离器能轻松自如上下拨动。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缝合腰背筋膜、皮下组织、皮肤,术毕。

    2结果

    78例患者术后无椎管、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损伤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失访,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0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标准。优: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良: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恢复原工作;可: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减轻工作及活动;差: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及生活。本组随访结果优54例,占69.2%;良19例,占24.4%;可4例,占5.2%;差1例,占1.2%。优良率达93.6%。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常见多发病[2]。腰椎间盘突症出主要是由于纤维环和髓核变性,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患者疼痛等临床表现。目前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有微创手术及开窗式手术,其中各种微创新技术,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目前还难以普及,传统的开窗术式暴露和减压充分,但需大量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导致脊柱稳定性差,并发症多,远期疗效常欠佳[3]。而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尽量避免破坏腰椎的后部结构域,减少了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降低和避免了术后腰椎滑脱的发生,同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早同时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该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严格掌握以下手术适应证:对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多间隙、多节段或双侧突出者,椎管狭窄需要扩大椎管者,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及复发性间盘突出者应尽量避免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方式。在手术治疗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应准确定位。②不可一味的追求手术时间短而进行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突出类型及椎管的情况综合分析选择术式。③术中应尽量避免对神经根和硬脊膜的牵拉,保持术野清晰,减少因盲目操作导致的神经损伤;术野应彻底冲洗,避免残余组织和(或)炎症组织释放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导致的椎间隙的感染和术后的根性疼痛。④术中操作应仔细精细操作,避免椎体前血管的损伤,常规探查椎管,清除遗漏的细小髓核碎屑;如术野渗血较多,可用采用压迫止血,避免血管钳钳夹,导致出血加重。⑤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避免出血刺激或压迫神经。⑥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防止瘢痕粘连、椎旁肌肉萎缩,减少腰椎不稳及腰背痛的发生率。我们正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78例患者术后无椎管、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损伤发生。78例患者随访优54例,占69.2%;良19例,占24.4%;可4例,占5.2%;差1例,占1.2%。优良率达93.6%。根据数据结果,笔者认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仔细精细操作,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微创的效果,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广大临床医生大力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