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编号:12163348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
     颈动脉支架术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有效地治疗由于颈动脉狭窄而引起的脑缺血发作。这种技术不仅患者痛苦少,见效快,而且安全有效。我科于2008~2011年4月利用这一技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15例,临床效果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48~72岁,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3例、脑梗死2例,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高度狭窄,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1.2 手术方法 在局部麻醉、痛镇、镇静及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采用SeLdinger's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置入8F动脉鞘,利用导管导丝技术将8F导引导管置于患侧颈总动脉远端,距狭窄部约2~3 cm,在路径图指导下,将SpiderRX保护伞置于离狭窄部约4 cm处,必要时球囊进行狭窄段预扩张[1];退出球囊导管,支架释放系统沿8F导引导管,在导丝帮助下到达病灶,确定好支架的位置,然后释放支架。术后常规抗凝3 d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随访4~12个月。
, http://www.100md.com
    1.3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周出院。13例TIA患者在每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TIA发作。2例脑梗死患者未再有卒中发生,神经系统功能明显恢复,目前患者能独立生活。

    2 护理[1]

    2.1 术前护理 护士首先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功能的状况,询问有无肝素、抗血小板因子和碘等药物过敏史。了解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血糖的情况。根据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情况,以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认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手术方法、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嘱咐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患者术前1周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术前1d手术区域备皮,行碘过敏试验。术前6 h禁食、水、口服药,术晨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遵医嘱术前给予安定10 mg肌内注射。
, 百拇医药
    2.2 术中护理 备好急救药品,保持静脉通畅。为防止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血压升高、血管痉挛等情况,应准备肾上腺素、阿托品、罂粟碱、尼莫通、压宁定、硝普钠。术中进行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造影剂过敏的临床表现。术中为防止患者有血栓形成,对患者行全身肝素化,并记录肝素给予的时间和用量,根据需要及时补量。正确使用加压泵,术前配合医生进行滴注管内排气,防止遗留气泡,术中要严密观察加压泵压力的变化,为防止血栓形成,一定要保持滴注管持续滴注。术中患者要使用大剂量造影剂,导管及导丝在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心动过缓,气囊扩张时有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本组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48 h,全面、连续、动态观察其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防止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3.1 体位 术后给予平卧或侧卧位,头部不能过高,<30°,患侧颈部不可过度前屈,颈部避免按压,以免影响脑血液循环。翻身幅度要小,动作轻柔,限制活动一周,防止支架脱落。协助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2.3.2 股动脉穿刺处护理 穿刺侧下肢平伸制动,术后3~6 h拔除动脉鞘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 h,术后2 h内,1次/15 min测足背动脉搏动1次,穿刺处保持干燥,随时注意有无出血及血肿,注意观察伤口疼痛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患肢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下降,皮肤温度低,可给予适量血管扩张剂,注意患肢保持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增加饮水量,以利造影剂排除。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患者术后局部脑灌注得以改善,但有可能血管成形扩张时发生血管损伤、微栓子释放等,可出现血管痉挛、支架血栓及卒中等并发症。术后观察颈动脉狭窄及血运改善情况,给予颈动脉超声监测,同时监测血压、心律、心率(≥60次/min),观察是否有颈部包块、颈痛、头痛、头晕、偏盲、失语、肢体是否有抽搐或瘫痪加重等。术后24 h评估1次/h。本组病例有1例患者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在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缓慢,经静脉使用多巴胺和阿托品后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 百拇医药
    2.3.4 做好出凝血的观察与护理 支架置入术后为防止血栓形成,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为防止血管痉挛,尼莫通静脉泵入2~3 d,用药过程中监测出凝血时间及凝血4项,根据结果调节用药,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紫癜、大小便颜色及其他脏器有无出血征象。

    2.3.5 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士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因做好卫生宣教,如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戒酒,合理治疗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的重要性,定期参加锻炼。告知患者及家属复诊时间,让患者了解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需要及时就诊,按时服药防止血栓再形成,以利身体恢复。

    总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充分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徐芳.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31-323., http://www.100md.com(白晓红 袁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