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1882
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早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张夕芬
第1页

    参见附件(198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80例胃癌患者,40例术后早期经鼻空场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40例通过肠外营养(PN)。结果 两组病例术前术后体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EN组术后并发症2例,PN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腹胀5例,腹痛2例,腹泻3例, 均发生后术后2~3 d,经调整后均得到改善,并能适应肠内营养。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观察护理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实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临床实践证明,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患者在肠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输入[1]。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8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别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8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5~83岁,平均55岁。均行胃癌根治术,其中全胃切除20例,近端胃切除24例,远端胃切除36例。将两组病例分为EN组和PN组,两组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疾病、术式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营养方法

    EN组术中置鼻空场营养管,术后第一天经营养管内滴入调温后的5%葡萄糖氯化钠250~500 ml,第2天输入能全力500 ml,第3~6 d输入能全力1000~1500 ml/d,由肠内营养泵24 h均匀输入,肠蠕动恢复开始进食后逐渐减少能全力的量,直至正常饮食,不足的水电解质等由静脉补充。PN组术后第2天起,与EN等氮、等热量按全营养混合液,加入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静脉输入,每天输注16~20 h,持续(3~6)d,逐渐过度到口服饮食。

    1.3 监测指标

    准确记录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EN组每天监测呼吸、血压、脉搏、腹痛、腹胀等情况。术前及术后第8天记录体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后体重改变情况

    EN组术前体重(64.12±13.22)kg,术后第8天(62.72±12.92)kg;PN组术前(65.38±12.32)kg,术后第8天(63.15±11.32)k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比较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见表2。

    2.4 临床观察情况

    EN组在治疗后前3 d有5例感腹胀、2例腹痛,3例发生腹泻,经调整营养液滴速、温度及浓度后均得到改善,并适应肠内营养。PN组中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出院。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在行EN前向患者介绍其优点及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告知配合方法。介绍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共同参与实施,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3.2 取合适的体位 输注营养液时患者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返流和误吸,病情允许的患者,输注后可指导适度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3.3 管饲营养的护理 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肠内营养制剂有能全力、百普素、安素等[2]。我科采用能全力。能全力是一种含有膳食纤维的即用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减少腹泻、便秘不良反应的发生,能补充人体日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及营养成分[3]。能全力使用前应摇匀,温度保持38℃左右,输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有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量由少到多,开始时速度一般为20~40 ml/h,由输液泵控制速度,以后逐渐增加速度,营养液要及时输完,要严格无菌技术,避免营养液污染,输液管每日更换一次。营养管要妥善固定好,管饲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以防营养管堵塞。

    3.4 注意腹部症状 随时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及血糖变化,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返流等症状,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准确记录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颜色、性质及次数。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4 结论

    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①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资料表明[4],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加快肠功能恢复的速度,这对患者术后较快恢复并进食、解除饥饿感有很大帮助。②避免了长期禁食导致的胃肠黏膜萎缩,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③能缩短输液时间,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④肠内营养能刺激胃肠液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减少肝胆并发症的发生。⑤能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肠内营养是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5],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而加强护理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