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2790
不同肺复张方法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林小茂 王 存 陈 亮 温海洋
第1页

    参见附件。

     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增快>140次/min,收缩压下降<90 mmhg,血氧饱和度<90%,马上终止肺复张。

    1.3 观察指标 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总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数值比较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4例患者72 h内共进行了肺复张310次,其中SI:98次,IP:106次,PCV:106次。

    三种方法RM前患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无差异(P>0.05),RM后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

    三种方法RM前患者心率,MAP,CVP无差异(P>0.05),RM后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受影响最大,(P<0.05),PCV组和IP组间无差别,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

    3 讨论

    肺复张法(recruitment maneuver,RM)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间断提高跨肺压达到肺泡开放压,并持续一定时间,以实现使萎陷肺泡最大限度复张的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