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816900
电子咽喉镜下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5日 黄 岳 陈 爽 古道健 温守宁 韦梦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408KB,2页)。

    黄岳 陈爽 古道健 温守宁 韦梦燕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在电子咽喉镜下经咽鼓管途径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13例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或早期未经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在电子咽喉镜下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听力和耳鸣改变等情况。结果13例患者于治疗结束后一周复查纯音电测听,痊愈1例;显效3例,受损频率听阈平均提高32 dB;有效3例,受损频率听阈平均提高18 dB;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3.8%(7/13)。13例患者中有5例耳鸣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有效率为38.5%。结论在电子咽喉镜下经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能提高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且比其他给药途径更直观,操作更方便,创伤更小,禁忌症和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咽鼓管 鼓室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 电子喉镜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2009年度广西医疗卫生自筹经费计划课题(项目编号:Z2009008)

    【分类号】R764.43

    突发性聋(突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为耳科较为常见的急症。由于其病理机制不清,可能与内耳病毒感染、供血障碍、创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因此,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但疗效不一。近年来,笔者对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采用电子咽喉镜下经咽鼓管鼓
------
     [摘要]目的观察在电子咽喉镜下经咽鼓管途径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13例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或早期未经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在电子咽喉镜下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听力和耳鸣改变等情况。结果13例患者于治疗结束后一周复查纯音电测听,痊愈1例;显效3例,受损频率听阈平均提高32dB;有效3例,受损频率听阈平均提高18dB;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3.8%(7/13)。13例患者中有5例耳鸣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有效率为38.5%。结论在电子咽喉镜下经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能提高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且比其他给药途径更直观,操作更方便,创伤更小,禁忌症和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咽鼓管;鼓室;突发性聋;地塞米松;电子喉镜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