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9期
编号:11529908
乙醇湿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何 平
第1页

    参见附件(112KB,1页)。

     关键词:乙醇湿敷;甘露醇;静脉炎

    甘露醇为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药物,为高渗性溶液,快速静脉滴注时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等静脉炎的症状。临床上一般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据研究发现,采用静脉套管针反复静脉滴注20%甘露醇,5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5d后静脉炎发生率达100%。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5月起在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时采用局部75%乙醇纱布湿敷,经过60例的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住院患者共60例,男36例,女24例,脑炎2例。60例患者随机分成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2GA型套管针、肝素帽、透明敷贴,选择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为穿刺点。湿敷组中男19例,女11例,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11例,脑炎1例;常规组中男17例,女13例,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13例,脑炎1例。两组患者血管状况影响因素比较见表1。经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用甘露醇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滴注甘露醇速度均以250ml不超过30min为参照,两组具有可比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