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7
编号:13488787
针型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其在体检测的应用及前景展望(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7
     本团队最早于1995年开始研制pH针型化学传感器。苗文方等[29]将经特殊工艺处理的钨丝插入不锈钢注射针头中制备pH复合针型化学传感器,pH值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1.0,该传感器能够满足在体检测的要求。之后,将该传感器用于检测家兔肌肉收缩过程中的局部肌肉pH值变化,结果显示,在肌肉收缩1 min时,氢离子浓度增加明显,pH值下降,收缩30 min时,pH值约下降0.4~0.5。而后又用此传感针检测到家兔心律失常状态下,外周心经和心包经穴位处的pH值浓度存在特异性变化,为阿是穴产生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30]。此外本团队用此传感针检测到大鼠脑缺血状态下由于乳酸堆积,缺血区pH值存在变化,而针刺可以缓解乳酸的堆积,保护脑细胞[31]。

    3 氧分压针型化学传感器

    3.1 基本检测原理 基于极谱检测原理,以修饰氧敏感材料的毛细玻璃管/注射针头/针灸针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二电极电解电池;或再加上铂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一个三电极传感器体系。在外加特定极化电压下,生物体微区组织液中的溶解氧在工作电极上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还原电流,根据还原电流与溶解氧浓度的正比关系,实现对氧浓度的实时动态检测[11,32]。

    3.2 研制及应用进展 氧分压针型化学传感器在早期研究较多。1992年,任恕等[13]用自制的氧分压针型化学传感器(三电极体系)检测了大鼠右后腿组织的氧分压。1993年,孔鄂生等[14]将修饰有敏感材料的针灸针与氧分压检测器结合组成氧分压测量系统,用于人体某特定微区氧分压值的检测。1994年,许冰等[33]将贵金属镀在针灸针的针尖表面制备了氧分压针型化学传感器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