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Z > 疰夏
编号:11540148
中医释“疰夏”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07年第7期
     “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称苦夏。中医认为,疰夏多因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体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难免适。症状大多为不规则的低热缠绵、汗多身重、胃纳不馨、口甜口腻、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和小便短赤、舌苔厚腻或黄腻或白腻等。疰夏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立秋后症势才渐渐减退。

    最易疰夏者6个月~3岁婴幼儿

    小儿,尤其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更容易疰夏。这主要因为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较成人差。细心的家庭护理可使小儿疰夏得到改善。

    食 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鸡蛋、牛奶。必须强调的是,少吃冷饮。孩子的食物,开胃和好看也很重要。不妨将颜色鲜艳的柳橙、苹果、芒果等水果入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