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
编号:13513177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内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2
     【摘 要】目的:临床观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中医内科诊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盲分成西医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60例患者均被给予对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60例患者则被给予中医内科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结果: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分别为: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56/60, 显效35例、有效21例)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 (45/60,显效19例、有效26例) 。该指标的组间差异水平符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要求 (P<0.05) 。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可进一步保证患者远期疗效的良好,能稳定遏制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可利于降低患者后期的复发危险,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40-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其患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病症可表现为喘息、咳嗽及咳痰等,其反复性发作率较高,且病程较为漫长,若不采取早期治疗,可并发各种危险性症状,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皆可构成严重性的威胁。为临床观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本文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中医内科诊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盲分成西医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60例患者均被给予对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60例患者则被给予中医内科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结果表明中医内科治疗更能够提升患者的疗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中医内科诊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盲分成西医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60例患者均被给予对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60例患者则被给予中医内科治疗。两组患者的择录标准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相关诊断要求。其中西医对照组中有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统计其年龄范围为39~85岁、平均 (56.43±5.47) 岁,患病时长为2~18年, 平均 (8.34±1.54) 年。中医治疗组中有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 统计其年龄范围为39~84岁、平均 (56.53±5.51) 岁, 患病时长为2~18年, 平均 (8.37±1.50) 年。所选的两组患者均满足作为本次课题研究主体的标准,且均无精神异常或重大脏器功能障碍损及对本研究中应用的效果药物有过敏情况等。

    1.2 治疗方法

    西医对照组患者经西药对症治疗,如常规吸氧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类药物等[2]。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现根据患者的支气管炎症情况进行辨证分型,然后据此进行中药治疗。对风寒袭肺型患者使用麻黄、干草、杏仁中药治疗,对风热犯肺型患者使用桑叶、薄荷、菊花、杏仁治疗,对燥热型患者用桑叶、梨皮、杏仁、川贝治疗,对痰湿型患者用半夏、茯苓、干草、厚朴、陈皮治疗,对痰热型患者用半夏、黄芩、贝母、苏子、杏仁治疗,对脾肾阳虚型患者用附子、陈皮、半夏、陈皮、党参、茯苓、山药、肉桂治疗。每日进行1剂中药煎服,分2次顿服。

    1.3 疗效判定

    显效:各种病症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病症改善,实验室检查好转;无效:病症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转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分别为: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56/60,显效35例、有效21例)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 (45/60,显效19例、有效26例) ,经统计学分析判定为对比差异性有意义 (P<0.05) ;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中医治疗组患者的咳痰、咳嗽、喘息等症状的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对照组,可判定为组间差异情况具有符合判定标准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临床患者发生并发症面,中医治疗组患者被诊出合并发生水肿、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等症状的占比率为6.67% (4/60) ,明显低于西医对照组的25% (15/60) ,该指标的组间差异水平符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要求 (P<0.05) 。

    3 讨论

    随着我国近年生态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临床中慢性支气管炎病例呈快速攀升趋势,尤为多见老年病患[3],对人体健康及生命造成很大影响。虽然西药治疗的短期疗程较为显著,但常常治标不治本,易复发。因此,探寻出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具临床意义。慢性支气管炎的各个病程阶段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强一致性,其早期常見外感症状,中期明显可见痰热症,后期多为肺肾气虚或脾肾阳。中医学认为此病主要与肝、肺、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密切有关,且可在外感风寒后加重,需早期给予辩证中医治疗,以稳定长期疗效。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可进一步保证患者远期疗效的良好,能稳定遏制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可利于降低患者后期的复发危险,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中医内科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岱忠.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 2018 (2) :122-122.

[2] 王婧.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23) :188-189.

[3] 唐晓伟, 曾泽生.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20) :21-22., 百拇医药(张晓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