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836075
老人怎样对待慢性病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6年第4期
老人怎样对待慢性病

     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康复慢。有些老年人对自己的慢性病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病好不了;有些老年人则大大咧咧,任其发展。这都是不利于身体恢复的非正常态度,现归纳一些对待老年慢性病的方法。

    树立信心。老人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导致这些疾病的原因,属于精神、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占50%左右。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慢性病的康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此要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是能够战胜疾病的。同时,承认疾病,正视疾病,在治疗疾病和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纠正不利于康复的不良嗜好和行为,如吸烟、酗酒等。

    专心养病。为了康复的需要,应当过“闲得住的养病生活”。俗话说,心情舒畅百病消。需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充实日常生活,如看书、读报、下棋、养花、喂鸟等。努力创造一个和睦舒畅的养病环境。

    摸索规律。为了疾病的康复,老人应当根据所患疾病之特点、医药保健条件和经济状况,在起居、穿衣、饮食、活动等方面,摸索规律,择善而从,养成有利于康复的生活方式。

    适当运动。根据病情、年龄、体质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必有好处。

    积极治疗。慢性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急于求成或厌倦治疗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重视防病。老年慢性病人,一般抗病能力较差,要注意防止传染病的侵袭,以免病上加病,使原有的病症更趋复杂。

    善待家人。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病之初,家人照料都较仔细,时间长了,难免有不周之处。对此,老人要体谅家人。凡生活上自己能做的不要依赖和苛求家人,互谅互让,密切家人关系,就会得到细心的照料。 (倪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