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61033
新癀片浓茶叶水与湿润烧伤膏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黄丽萍 郑荣花 刘玲红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7月三级甲等医院普外三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160例,根据观察到的静脉炎先后顺序编号,逢A号入选实验组,逢B号入选50%硫酸镁组,逢C号入选新癀片组,逢D号入选湿润烧伤膏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新癀片浓茶叶水结合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B、C、D各组采用相应药物外敷,并比较各组病人静脉炎的好转率。结果 实验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高于其他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浓茶叶水结合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优于B、C、D各组的药物,提高了护理效果。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新癀片;浓茶叶水;湿润烧伤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4-02

    化疗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注化疗药物后静脉血管及其局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血管弹性减退,严重者则血管闭锁,周围组织溃疡坏死,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静脉失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影响化疗方案顺利进行。化疗性静脉炎的处理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2009年1月——2010年7月,护士对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结合新癀片浓茶叶水交替应用进行护理研究,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7月三级甲等医院普外三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160例,年龄32-81岁。根据观察到的静脉炎先后顺序编号,逢A号入选实验组,逢B号入选50%硫酸镁组,逢C号入选新癀片组,逢D号入选湿润烧伤膏组,每组40例,进行新癀片调浓茶叶水结合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与硫酸镁、美宝湿润烧伤膏、新癀片调浓茶叶水分别单独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各组间性别、静脉炎分级情况详见表1。常用化疗药为阿霉素类、5-FU、环磷酰胺、紫杉醇类、长春瑞滨、艾克博康等。各组间年龄、性别、病情、静脉炎分级、化疗药的刺激性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实验组 将新癀片研成粉末放入广口瓶内备用,用前取足量新癀片粉末加入浓茶叶水适量拌匀成糊状,用压舌板将药膏均匀涂于静脉炎走向皮肤上,宽度2-3厘米,厚度1-2毫米,保持湿润,若干燥可用浓茶叶水湿润,3-4小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休息0.5小时左右后改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外用,3-4小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休息0.5小时左右后改用新癀片,两种药物交替应用,夜里药物外敷时间可延长至每次4-6小时,5-7天为一疗程。

    1.2.2 50%硫酸镁组 用2-3层纱布,宽度2-3厘米,用50%硫酸镁浸湿,覆盖于静脉炎走向皮肤上,保持湿润,若干燥可湿润纱布后再用,3-4小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休息0.5小时左右后再用,夜里药物外敷时间可延长至每次4-6小时,5-7天为一疗程。

    1.2.3 新癀片调浓茶叶水或湿润烧伤膏分别单独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研究的干预方法同上。

    1.3 静脉炎的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1]。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

    1.4 评价指标 患者静脉炎的治愈情况:在用药后第7天评价患者静脉炎的恢复情况,具体评价标准如下:①治愈:在一疗程内静脉炎症状(红、肿、热、痛)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正常,可以顺利进行静脉输液;②显效:在一疗程内静脉炎症状(红、肿、痛)消失,血管弹性有改善;③有效:在一疗程内静脉炎症状(红、肿、痛)消失,血管弹性无明显改善。显效、有效均视为好转;④未愈:在一疗程内静脉炎持续存在或加重,血管弹性无明显改善[2]。同一个患者由同一名护士在护理研究期间对护理效果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各组疗效的比较 经卡方检验,各组对化疗性静脉炎都有一定护理效果,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2 各组静脉炎分级治疗护理有效率的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Ⅰ级仅实验组与50%硫酸镁组的疗效有差异,Ⅱ级和Ⅲ级的实验组疗效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 论

    3.1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①当化疗药物注入静脉血管时,由于其对静脉管壁的局部刺激性较大,血管内膜受损,使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出进入皮下间隙,引起周围静脉或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3];②大剂量冲击化疗及联合用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