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09710
黄连属部分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CoT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3期
     用TREECONW软件计算供试材料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建立聚类分支树状图,见图2。从聚类图中可看出:峨眉黄连与三角叶黄连首先聚为一支,再与黄连聚在一起;日本黄连处于单独一个进化枝上,与其他分子界限明显。个体聚类的置信值均为100,可信度极高,均聚在同种药用植物内。

    3 讨论

    3.1 基于分子标记的黄连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 从已有文献报道看,揭示黄连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主要采用RAPD标记,DNA条形码多用于探索黄连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常艳波[6]采用RAPD标记揭示黄连属药用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峨眉黄连、线萼黄連、西藏黄连、日本黄连)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比率(PPB)为97.46%,同一种C. chinesis居群间的多态位点比率为10.24%,显著低于物种间的多态位点比率,表明黄连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是丰富的。武敬亮[7]用RAPD标记揭示黄连属药用价值较大的4个物种(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峨眉黄连)之间多态性比例65.3%,说明各物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