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835481
药用血竭品种新考(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7期
     宋代以后文献中则开始严格区分麒麟竭与紫,《开宝本草》中指出“紫、骐驎竭二物同条,功效全别”[11]。《本草图经》载:“骐驎竭,旧说与紫?大都相类,而别是一物,功力亦殊[4]。《交州地志》(《本草图经》转引)载:本州岁贡紫?,出于蚁壤。乃知与血竭虽俱出于木,而非一物明矣。今医方亦罕用,惟染家所须耳[4]。至明代《本草纲目》则明确将二者分条,将紫从木部分条,单列入虫部药,并云:“但与紫相类,勿误认假成真。……骐驎竭是树脂,紫是虫造” [12]。

    2血竭药物品种考

    21紫从上文血竭药物名称及其演变的略考可知我国唐代之前所说的血竭其来源为紫树。然当时的文献中未见对紫树植物形态的描述,但其后出文献《酉阳杂俎》中指出:“紫金非树……树长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橘,经冬而凋,三月开花,白色不结子”,对紫树形态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宋《本草图经》的记载略有不同,指出紫“木高丈许,枝干繁郁,叶似橘柚,冬不凋落。三月花开,不结子”。以这些文献描述并结合历代紫药图,见图1。可以判断,血竭的该品种应为豆科的紫矿树Butea monosperma (Lamk) Kuntze。而在唐代之后,紫树不再作为药物血竭来源,而成为药物紫的来源。

    唐代以前认为药物紫为紫树的树脂,这一错误的认识在后代本草著作中也逐渐得以修正。《酉阳杂俎》载:“蚁运土于树端作窠,蚁壤得雨露凝结而成紫”。《本草纲目》载:“紫出南番乃细,虫如蚁、虱,缘树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树上小虫造白蜡一般,故人多插枝造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