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70643
不同采收期老鸦瓣生物量积累及药材品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4期
     目前光慈姑主要来源于野生。由于光慈姑植株较小,倒苗后叶片很快枯萎腐烂,大量鳞茎遗失在土壤中难以采收,因此药农一般在其地上部分尚未枯萎时进行采挖。而采挖时期不一致会导致光慈姑药材品质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探索老鸦瓣不同采收时期的生物量积累规律及内在品质变化。

    目前老鸦瓣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生理、离体培养、遗传多样性等方面[5-7]。邴其忠等[8]对4个采收期的老鸦瓣鳞茎产量、增殖率及秋水仙碱含量进行了最佳采收期初步研究。目前光慈姑药效成分尚不明确,有关化学成分研究较少,尹艺林等[9]研究其含有淀粉、多糖及秋水仙碱,且多糖含量丰富。但光慈姑秋水仙碱含量为痕量水平,不足以作为其品质评价标准[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糖类成分具有能量储存、防御、抗肿瘤、免疫促进活性等多方面生物功能[10],因此光慈姑多糖可能是其体现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光慈姑在制中成药过程中是以水煎法来提取其有效成分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