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2642140
从化学、药效和毒性角度比较认识正品大黄与土大黄(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9期
     2 从化学角度比较认识大黄与土大黄

    作者研究发现,同属大黄属的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与以掌叶大黄R. palmatum为代表的正品大黄的药效有较大差异。口服给药时,掌叶大黄提取物可以有效地导致腹泻,而相同剂量华北大黄提取物则不能导致腹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大黄却有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的药效[3]。如前所述,葡萄糖部分在蒽醌苷中属于决定其吸收部位的“药动团”,而蒽醌苷元为药效团。所以如果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葡萄糖苷型的蒽醌衍生物含量较低时,蒽醌会在小肠被吸收故而可能作用于小肠。因此华北大黄的药效提示,游离型的苷元可能对小肠和大肠均有刺激作用。另外,通过分析可见,两药在大黄酸的含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论是水解前还是水解后,正品大黄中的大黄酸含量都远高于华北大黄。己知大黄酸具有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24],这些是否对两药的互通使用产生影响,值得进一步考察。

    为了验证蒽醌类化合物的这一作用,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关于大黄提取物含量测定的方法,用稀盐酸水解方法来破坏糖苷键,增加游离蒽醌含量,再在整体动物实验中对比水解前后的泻下的药效。同时由于之前研究表明,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大肠刺激。故在这里将水样稀便的出现作为研究对大肠的刺激的指标,而将5 min肠推进百分比作为研究对小肠的刺激的指标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