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87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天然产物多靶点药物研发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
     环氧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是常用的抗炎药物的作用靶点,其双靶点抑制剂具有更广泛的抗炎药效,罗氟司特作为此类双靶标抑制剂已经批准上市。黄乐艳等[19]建立了针对环氧化酶和磷酸二酯酶2个靶点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分别以2个药效团为提问结构在已构建的抗炎中药活性化合物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将2个搜索结果进行交集,获得了能同时作用于2个靶点的中药候选化合物。

    1.3 基于片段搜索的药物筛选 片段搜索是指利用分子片段作为提问结构在三维数据库中进行结构搜索。利用该方法进行多靶点药物研发的思路为首先构建分子片段库,从分子片段库中搜索出能选择性作用于多个靶点的具有一定活性的分子片段,将获得的候选片段进一步组合优化形成更有效的、更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先导多靶点药物,此方法获得的多靶点药物可以更容易的达到并作用于靶点的结合位点。但由于结合位点的不同,平衡高亲和力、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单成分-多靶点”药物的设计与优化普遍存在此类问题。平衡的方法在于探索和发现协同靶点,使得具有温和活性的多靶点药物也能产生相似或更好的效果[20]。

    基于对抗炎机制的认知,抑制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以及脂氧合酶3个靶点将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减少因单靶点抑制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