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4832
Topsis法综合比较不同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产量质量(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4期
     33.2%,之后基本不变;黑熟期采后1周变化较快,由28.3%上升到32.1%,之后上升幅度小,4周后为35.2%,比其他采收时期的种子胚率都高。由此可见,青川产北柴胡种子贮藏早期胚率稳定增长,采收期越早,胚率越小,经采后贮藏胚率增长率越大;而采收期越晚的种子胚率越大。

    3.7采收期对种子的香豆素相对含量的影响香豆素已被证明是北柴胡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通过其冰冻切片在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弱可对其香豆素进行相对含量分析,3个采收期的种子香豆素相对含量见图4。

    图4不同采收期的青川产北柴胡种子香豆素相对含量

    Fig.4Seeds′ relative contents of coumarin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time

    3个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香豆素相对含量差异显著,黑熟期采收的种子香豆素相对含量最高,依次是褐熟期和黄熟期。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黑熟期和褐熟期采收期的种子的香豆素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黄熟期采收的种子,而黄熟期采收种子的香豆素相对含量仅为704.91 AU。黄熟期采收的种子香豆素相对含量最少,随着采收期的延后,含量上升;而黄熟期到褐熟期的香豆素相对含量升高幅度最大,这一时段为种子香豆素的快速积累期;黑熟期种子的香豆素相对含量较褐熟期种子高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