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4831
Topsis法综合比较不同采收期青川产北柴胡种子产量质量(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4期
     随采收期的推迟,成熟度较差的绿粒种子减少,黑熟期采收的种子中绿粒最少,方差分析表明,该采收期的种子绿粒数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且极显著低于黄熟期采收的绿粒种子数。采收期延后,成熟度较好的黑粒种子逐渐增多,黑熟期采收得到的黑粒种子最多,单株可达206粒,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采收期的黑粒种子数,各采收期间单株黑粒种子饱满粒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黑熟>褐熟>黄熟。由此可知,采收期越晚,成熟度高的种子数量越多,而成熟度较低的种子数较少,单株总饱满粒数增多,采收期延后可增加种子的总体成熟度和单株产量。

    种子未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便采收即形成瘪粒(shrunken grain),不利于产量形成。试验结果表明,瘪粒数随着采收期的推后而降低,黄熟期、褐熟期采收的瘪粒种子极显著多于黑熟期。黄熟期的空瘪率高达47.82%,随着采收期延后,空瘪率逐渐下降,黑熟期采收的种子空瘪率仅为32.29%。可见采收期延后能够降低青川产北柴胡种子的瘪粒数量和瘪粒率,相比之下,黑熟期采收的种子瘪粒数最少,瘪粒率最低,无效种子数量少。

    3.2采收期对种子的外观大小和千粒重的影响各采收期的北柴胡种子外观和重量不同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