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3147176
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2期
     5.1 梅州客家民间药膳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颇具特色,药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许良政等[4]报道了梅州的野生食用植物有 72科 150属 198种,分析了梅州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常作为药膳汤料的有艾、猫尾射、淮山药、土茯苓、葛、白花酱、鸡矢藤、溪黄草、马齿苋、台湾榕等[5],这些药材配以鸡、骨、肉等煲汤,集防治于一体。大埔县的“药根鸡汤”是客家药膳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方便食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其进行深加工已成为“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流方向。刘志伟等[6]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溪黄草提取物得率、主要成分及口味的影响,为溪黄草药膳方便汤料制备提供了依据。客家药食同源品的流通形式多样,主要有农贸菜市场出售新鲜的青草药;草药店铺出售一些干燥草药;超市销售带简易包装的“客家土特产”药材;通过网店销售给在大城市奋斗的老乡。

    常用药膳举例如下, 早餐常喝“三及第”汤(枸杞叶、猪肝、小肠、瘦肉)。以五指毛桃作为香料制作客家美食,如五指毛桃盐焗鸡,五指毛桃香鸡爪。客家民间习惯采摘“糖罐子”(金樱子Rosa lea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制成金樱子膏炖肉食用。值得注意的是,小金樱子[8]为同属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干燥果实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