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3期
编号:13158555
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对道地药材产区变迁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3期
     可见,明清时期,泽泻主产区与道地产区已经转到南方福建,地处北纬27°附近,比明以前本草记载最南的产地陕西汉中、南郑一带的北纬33°南移了近6°(图1)。

    2 枳壳道地产区的南迁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此外,酸橙及其变种或甜橙C.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称为枳实。前者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后者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唐宋以前以陕西商县为道地,目前以江西为道地,习称“江枳壳”、“江枳实”。

    2.1 柑橘类植物生物学特性

    与古代枳壳、枳实有关的植物大约有枳属Poncirus与柑橘属Citrus等。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分布区也不一致。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年平均气温在16 ℃左右以下,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地区可以生存。枳在全休眠期,气温短期降至-20 ℃也不会冻死;如系长期低温,则受不利影响,如发芽困难等现象发生;气温更低,则无法生存。因此,现今枳在华北南部还有栽培。柑橘属植物都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不耐很长时期的过低温度或过高温度,可是又需要有一定季节的较低温度,以便休眠,贮藏养分,以蕴育花芽,开花结果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