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2007
编号:13832547
个体日周期节律的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因素概况(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新医学》 202007
     三、总结与展望

    光照通过影响SCN驱动的昼夜节律基因表达产生相位漂移;非正常时间的进食活动,可改变FEC的正常功能,高盐饮食会损害昼夜节律的正常振荡;环境温度可引起核心体温的波动,影响睡眠调节相关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变睡眠周期,造成睡眠时相前移或后移;衰老影响SCN的结构和功能,致使SCN的电生理和神经化学发生变化和MTL的萎缩。这提示我们,规律的光照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宜的环境温度,对建立健康的日周期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立健康的日周期类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避免和延缓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本文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主要综述了生理和自然环境对日周期节律的影响,未阐述疾病与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如抑郁障碍等疾病,昼夜节律紊乱是典型症状之一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