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760
为何爱会伤人.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3日
第1页
第9页
第15页
第27页
第39页
第126页

    参见附件(1583KB,293页)。

     为何爱会伤人是作者武志红写的关于情感问题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在两性关系的相处之中,家庭的成长环境很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爱情观,人们也应该重视家庭关系。

    为何爱会伤人内容介绍

    真正解决婚恋难题的心理学读本!

    为何爱会伤人?

    因为我们常常看不清爱情的真相,总是与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相爱,而忽略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们所歌颂的美好爱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而已。

    为何爱会伤人?

    因为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总是把幸福寄托在找到一个正确的人,而从不反思自己的真正需要。其实,大多数的爱情悲剧,都是两个人造成的。

    为何爱会伤人?

    武志红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了我们答案:爱情是一个轮回,在爱情中,我们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我们在童年所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将在爱情中找回来,童年时与异性父母的关系也决定了我们与爱人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不仅要关注与爱人的关系,也要关注与孩子的关系,因为我们如何对孩子,将决定孩子的爱情结果。

    为何爱会伤人作者简介

    武志红,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又是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

    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着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大量患者恢复健康,重获幸福。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

    着有《为何越爱越孤独》《为何家会伤人》《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梦知道答案》等,个人作者超百万册。

    为何爱会伤人目录

    PART 1|爱情,是一种轮回

    1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

    2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3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

    4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

    5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6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

    7 每一次缘分都是一个功课

    PART 2|难以避免的爱情战争

    8 KIM的拯救情结之真相

    9 要激情,还是要安全感

    10 没有安全感毁了张柏芝的婚姻

    11 支配与服从的双重奏(一)

    12 支配与服从的双重奏(二)

    13 夫妻吵架:隐秘的权力斗争

    14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15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16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17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18 恋爱,是为父母而谈吗

    19 四年没性爱,到底错在谁

    PART 3|任何选择都有道理

    20 谁是你人格的对立面

    21 谁是你的第三者

    22 我杀死了一个23岁女孩

    23 解梦:忠实男友屡有新欢

    24 她们为何偏偏做第三者

    25 她们为何非杀人犯不嫁

    26 要求恋人鼓励我过分吗

    27 万里之外的爱

    28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PART 4|阴谋与爱情

    29 男人是个什么东西

    30 女人是个什么东西

    31 女人,破解你的幸福密码

    32 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33 发现爱的证明

    34 给到手的幸福盖个戳

    35 放下爱情的神话

    36 将你的心打开

    为何爱会伤人截图

    目录

    封面

    序 从轮回到孵化器

    PART 1爱情,是一种轮回

    1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

    2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3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

    4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

    5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6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

    7 每一次缘分都是一个功课

    PART 2 难以避免的爱情战争

    8 KIM的拯救情结之真相

    9 要激情,还是要安全感

    10 没有安全感毁了张柏芝的婚姻

    11 支配与服从双重奏(一)

    12 支配与服从双重奏(二)

    13 夫妻吵架:隐秘的权力斗争

    14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15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16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17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18 恋爱,是为父母而谈吗

    19 四年没性爱,到底错在谁

    PART 3 任何选择都有道理

    20 谁是你人格的对立面

    21 谁是你的第三者

    22 我杀死了一个23岁女孩

    23 解梦:忠实男友屡有新欢

    24 她们为何偏偏做第三者

    25 她们为何非杀人犯不嫁

    26 要求恋人鼓励我过分吗

    27 万里之外的爱

    28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PART 4 走向真爱

    29 男人是个什么东西

    30 女人是个什么东西

    31 女人,破解你的幸福密码

    32 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33 发现爱的证明

    34 给到手的幸福盖个戳

    35 放下爱情的神话

    36 将你的心打开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序 从轮回到孵化器

    在广州日报社做国际新闻编辑的时候,我干过一件很八卦的事。

    当时,美国一家网站找到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几十个情人的照片,以及他们之

    间的一些情话,我将这些照片与部分情话拼成了一个有趣的版面。不料,当天值班

    总编说,“太低级趣味了,撤了重做”。

    那时,我还花了些时间消化情绪。后来想,这样的版面,真的是低级趣味。

    不过,那小半天的工作没白费,因为我发现,克林顿的这几十个情人,仅从相貌

    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很像希拉里,一类很像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

    这个发现,加深了我一直就有的观念——爱情,是轮回。

    克林顿的轮回有几层含义:

    克林顿对女人的趣味是很狭窄的,他不过就是在“希拉里”和“莱温斯基”之间不

    断摆动而已。我因而发明了一个词——克林顿钟摆。

    希拉里是女强人,克林顿的妈妈芭芭拉也是女强人,所以克林顿找希拉里一类的女

    人,是在不断重复构建他与妈妈的关系。莱温斯基是“傻女孩”,找“傻女孩”是对女强人——妻子与妈妈的背叛。可以

    说,克林顿是一次又一次想逃离妻子与妈妈的世界。

    为什么找希拉里?为什么找莱温斯基?

    我的一个没怎么学过心理学却是这方面天才的朋友说,恋爱的感觉,无非是两句

    话: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克林顿找希拉里,就是重温女强人——妈妈芭芭拉带给自己的美好。她们都会尽心

    尽力地照顾克林顿。有这样一个说法,希拉里就是克林顿的军师兼CEO,她不仅出了

    很多主意,还帮克林顿做了无数事情。有这样一个老婆,很得力。

    但女强人控制欲太强,相处得久了,会有窒息感。于是,克林顿想逃离。既然像妈

    妈一样的女强人不是爱情的答案,那么与妈妈相反的女人该是爱情的答案了吧。

    所以,克林顿去找莱温斯基。

    像莱温斯基这样的“傻女孩”会带给克林顿不同的美好感。她会崇拜他,将他视为

    世界上最伟大的男人。

    然而,“傻女孩”也会带给一个男人痛苦,她会过度依赖他,而且太傻的话,会显

    得很没意思。

    既然,“傻女孩”不是爱情的答案,与“傻女孩”相反的女强人该是答案了吧。于

    是,当克林顿厌倦了“莱温斯基”时,他的钟摆又会摆向“希拉里”一边。

    如果你认为,存在着“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同时你也极少内观自身,那

    么,你可能也会陷入“克林顿钟摆”的境地。不断地在两类截然不同的异性间摆动,是爱情轮回的一种常见方式。比这个方式更

    为常见的,是不断地找同一类异性。

    譬如说有一个女人,她找的第一任老公很粗暴,找的第二任老公也很粗暴。第二次

    离婚后,她发誓不再结婚,因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一个从不和女人吵架的男人一直苦苦追求她,最后,她第三次结婚了。婚后两个星

    期,她又被打了。

    如果暴力男不是“正确先生”,那非暴力男至少正确性该高很多了吧。但她却成功

    地将一个“从来不和女人吵架”的好男人变成了“坏东西”。

    所以说,爱情的正确与否,关键不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将自己的

    内心修炼成“正确”的。

    认识你的内心,这是我写的十多本心理学专著的核心点。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恋爱关系是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的再

    现。

    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人而言,恋爱都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

    轮回,是为了什么?

    有两层含义:

    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修炼你的心。第一层含义是我们轮回的动力所在,说严重点,就是佛教所说的贪与嗔。“啊,童

    年时的某些东西太美好了,我还要!”“啊,童年时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一

    定要让他们认识到并向我承认,他们是错的,他们要向我道歉!”

    在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系中,我们绝对处于弱势,所以“修正童年的错误”不

    能很好地展现出来,但到了恋爱关系中,恋爱双方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于是可以

    大玩特玩这个游戏——我称其为“改造梦想”。

    改造梦想,是恋爱关系痛点的根本所在。你明明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却非要他变

    成另一个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个人的真实存在,而是无比幸福

    或无比痛苦地将你心中的“好东西”与“坏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你是在与一个

    幻想中的人相爱。

    更重要的是,没有谁愿意被改造,所以,恋人势必和你作斗争,这就造成了种种的

    婚恋冲突。

    要化解这些冲突,你就必须看清楚自己的幻觉,并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学习与对

    方的真实存在相处。

    并且,不要将你人生的答案、你幸与不幸的原因都归结到对方的正确或错误上,而

    是要归结到另一点——你的内心。

    对此,我的一位咨询者说得很好:“婚姻,找的是伴儿,不是梦。”

    一旦你作如是想,亲密关系就不再是单纯的轮回,而会成为一个孵化器,孵化你的

    心,将你的心从孩子状态升级到成人状态。

    有些人很容易结束恋爱关系,如果他们成为咨询者,也很容易结束咨询关系。碰到这样的咨询者,我会给他们下套儿,在咨询刚开始的时候就对他们说:“就试试在

    我和你的咨询关系中解决问题,不要轻易逃跑,除非你发现,我有职业道德问题或

    职业能力根本不行。”

    婚姻也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对方有很糟糕的问题,如滥交,如暴力,或者其他你认

    为的原则性问题,那么,请给对方以宽容,请给你们的关系以耐心,不要轻易逃

    走,就在这个恋爱关系中修炼你的心。

    一旦大家作如是想,我们的离婚率会急剧下降。我相信,90%的离婚是不必发生

    的。

    一段完整的感情会有三个阶段:

    1+1=1。

    1+1=0。

    1+1=2。

    第一个阶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两人宛如一体。

    第二个阶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们两个人怎么会

    走到一起?天大的错误!

    第三个阶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们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觉到我应该和你在一

    起。

    通常我们所颂扬的爱情,其实大多只是处在第一阶段而已。这一阶段,即我所说的

    幻想阶段。我将完美另一半的形象投射到你身上,你也如此,我们觉得美好极了。然而,一个事实却是,其实你没有看到我,我也不了解你。

    第二个阶段,是幻想破灭的阶段:终于一点点地看到了真实的你,但真实的你与想

    象中的你怎么差别那么大?接受不了,于是战争,希望通过战争再要回那个想象中

    的人。

    第三个阶段,接受了那个真实的人,终于感觉到,以自己的真实存在,与对方的真

    实存在相处而生出的爱,才是最踏实、最真切的爱。

    希望你的爱情能走到第三个阶段,那时你将发现,爱情是一次重生。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PART 1爱情,是一种轮回

    1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

    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林徽因

    迷恋一个人到如痴如醉时,男子会对女子说,你是女神;女子则会对男子说,你是

    主宰。

    假若你被迷恋,你是否愿做女神?抑或,你是否愿做主宰?

    或许,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被迷恋并被奉为女神或主宰,满足了我们自恋

    的需要,容易让我们飘飘然。

    不过,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愿意被奉为神。不管对方如何迷恋自己,如何将自己置

    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他仍然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的

    具体的人。

    并且,这样的人还知道,迷恋者迷恋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迷恋者投射到自己身

    上的一个幻象。

    没有人愿意做另一个人的幻象。只是,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发现自己被迷恋时就沾

    沾自喜,从而乐于被迷恋,甚至制造幻象,让对方迷恋。拒绝做另一个人痴爱的幻象,这或许是传奇才女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痴爱的原因。

    胡适曾说:“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

    自由,一个是美。”

    或许,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目中爱、自由和美的完美女神,他因而痴迷。然而,他

    痴迷的这个所谓的“女神化身”,和林徽因这个具体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一点,林徽因给出了答案。她对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

    那样一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或许是说,徐志摩勾勒出了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并把它套在了林徽

    因的身上,然后去爱。徐志摩爱的只是他套在林徽因身上的那个完美女性的幻象,而不是林徽因自己。

    在搜狐鹊桥论坛上,一个男子发了一封信——他追求过的一个女孩在17岁时写给他

    的分手信。这封信中的一段文字,更细致地诠释了这个意思。

    也有时想,我之于你是什么呢?或许真的便如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虽唯美得脱离

    实际,但只是诗人幻梦中一个无瑕的影子。自己塑造的,只有自己能看见。

    我想,你所恋恋不舍的,也只是李青莲的歌吟,姜白石的词韵,或者小杜、柳七的

    文采风流吧;是线装的唐宋诗词,绢本的工笔折枝花卉,扬州城中的玉箫明月,秦

    淮河上的烟波画船,秋夜落在苏小小坟头的半丝冷雨,岁岁年年锁入燕子楼的一缕

    香魂……

    只不是我,一个活在2003年的、真实并且不可爱的女孩。不仅被奉为女神,而且得到如徐志摩这般的男子的钟情和无比温柔的爱,难道不好

    吗?

    林徽因的回答是,她不想被当作女神,不想被夸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

    己。

    她说:“据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

    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

    羞惭。”

    而那个女孩则对追求她的男子说:

    你对我的了解有多少呢?

    我的容貌、我的性情、我的思想、我曾经与将来的生活,一切你都看不到。

    我在你心中无非是一具才华做成的躯壳,没有灵魂,没有心。

    这个女孩,和林徽因的答案是一样的。

    这正是她们拒绝痴迷自己的男子的原因。因为,痴迷一旦发生,迷恋者看到的,只

    是自己投射到被迷恋者身上的幻象,而看不到被迷恋者真实的存在。

    譬如,徐志摩看到的,是“爱、自由和美”的女神化身,而鹊桥论坛上的那位男

    子,看到的是“灵气、美丽和善良”的理想女性的化身,是那个女孩身上看似无与

    伦比的才华,但他却看不到她的容貌、她的性情、她的思想、她曾经与将来的生

    活……

    这种迷恋,不是真爱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它,我与你。当我们将一个人当作实

    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时,那么,无论这目标看起来多么崇高、伟大和迷人,这种关系

    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它”则

    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目标所需要的客体。或者,用存在主义哲学的话说,我是主

    体,而对方则成了“他者”。

    试想,那个将陪伴你一生的人,将你当作客体,将你当作他者,你愿意吗?

    或许,很多人会愿意,因为他们会想,只要和自己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够

    了。但是,那些有人生智慧的人,会拒绝这样的亲密关系。

    也正如此,林徽因最后还是选择了与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甚至,都谈不上选择梁

    思成,或许林徽因的心中,都未曾因徐志摩的痴恋而动摇过对梁思成的爱。她后来

    的确动摇过,但不是因为徐志摩,而是因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

    而前文提到的那个女孩则在给痴恋她的男子的信中,诠释了她认为的爱情。她写

    道:“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爱,只要同路就好,可以

    结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够了。”

    不要以为,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实际上,这恰恰是最难的。

    因为,这个结伴而行的人,必定要让你感觉到默契,他必须懂你,你也必须懂他,你们两个都愿意相互陪伴,能够相互安慰彼此的脆弱。因为,生命中偶然的因素太

    多,我们柔弱的心灵很容易受伤,很容易破碎,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异性未必愿

    意也未必能安慰你的痛苦,而那个懂你的伴侣,却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只是会糊涂,会有意看不清。我们常说,理解万岁,这恰恰是因为理解太难。同时,我们却可以看到,迷恋很容易发生,激情

    式的爱情似乎无处不在。

    究竟哪一个更难得呢?

    显然,是理解难得,是找到一个能安慰自己痛苦的结伴而行的伴侣难得。相比之

    下,迷恋倒容易产生,优秀的异性也很容易碰到。

    那么,一个关键问题就产生了: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迷恋?

    迷恋,源自爱的缺失

    解答迷恋这个外在的关系,要回到我们内心的一个关系上,即我们的理想异性与现

    实异性的关系。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关于现实异性的信

    息。现实异性,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异性父母或重要的异性抚养者。理想异性,则源

    自缺失和幻想。

    所谓缺失,也就是说,假若生活中那个重要的异性——异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异性

    抚养者——让我们不满,那我们势必会勾勒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所谓幻想,即我

    们在心目中勾勒这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时所用的方式。

    缺失,不是指现实的父母的缺点,而是指,在抚养孩子的时候,他们有一些什么样

    的缺憾。如果现实中的异性父母,给了孩子健康的抚育,既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又

    懂得给孩子自由的空间,那么,这个孩子就没必要花太多力气在自己心中勾勒那个

    虚拟的理想异性父母的模型。相反,如果异性父母的一些抚养方式严重阻碍了一个

    孩子的心灵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会花大量的力气来勾勒出一个理想的异性父母的模型来,并会经常想,假如我有一个那样的异性父母该多好啊!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从现实的异性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爱,他内

    心中的理想异性对他而言就尤其重要,而且这个理想异性,与他的异性父母的差异

    也非常大。

    这种差异,就是迷恋的根源。理想异性与现实异性父母的差异越大,就越容易沉溺

    于迷恋中。

    譬如,一个男孩,如果他的妈妈对他的爱有巨大缺失,那么这个男孩就会在心目中

    勾勒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勾勒出这个假想的妈妈后,他会幻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妈

    妈,他就会好受多了。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理想妈妈的假想,就会幻化为他对理想女性的渴求。

    一旦遇到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女子,他的迷恋就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但问题是,他迷恋的,仍然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他是将

    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模式,投射到那个女子的身上,他迷恋的只是那个女子身上的

    幻象。

    并且,他看到的,也就只有那个被他严重理想化的幻象,而看不到他的迷恋对象的

    真实存在。

    或许,这就是徐志摩痴恋林徽因,以及那个鹊桥论坛上的男子迷恋那个17岁女孩的

    深层原因。

    在那个17岁的女孩看来,爱情就是找一个结伴而行、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爱”。

    相反,徐志摩的目标却是理想化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

    之,我幸;不得,我命”。鹊桥论坛上的那位男子,所追寻的女子,也是非常理想

    化的,需“灵气、美丽、善良”三者得兼,“天地间灵秀,殊几钟此一人”。

    他们的这种理想化,可能正是源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对理想异性的渴求。

    迷恋背后另有深意

    迷恋源自对异性的理想化,那么,所迷恋的对象,势必符合迷恋者的理想异性的形

    象。不过,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产生最强烈的迷恋。

    我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H说,他以前曾深深地迷恋过一个女孩。那女孩一开始对他

    不反感,但经常提醒他说,她感觉他对活生生的她不感兴趣。尽管他时时都围绕着

    她转,她感觉自己总是被忽视,而他似乎仍然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H的迷恋对象,显然和林徽因被徐志摩追求时所产生的感受有类似的地方。

    很长时间以来,H一直以为,自己之所以迷恋这个女孩,是因为她外向开朗,符合他

    理想女性的模型。H的妈妈是内向抑郁型的,虽然很爱他,但也很依赖他,这令他从

    小就一直扮演妈妈的拯救者的形象。这种形象,一方面令他很自得,让他感觉自己

    在妈妈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也严重限制了他的发展。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说,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发展出向外的动力,即向家庭以外

    的广阔天地主动探索的倾向。一般而言,这是孩子的自然发展方向,如果让孩子自

    然发展,他会顺利地走到这一步。然而,有一些孩子的这个倾向被阻断了。这种阻

    断,有时是父母粗暴地阻止孩子发展,但更多的时候,是父母自己需要黏住孩子,需要孩子做自己或做自己和配偶关系的拯救者。并且,当父母主动向孩子索取,要

    求幼小的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

    H正是如此,他的妈妈在嫁入H家的大家族后,一直被严重孤立。H的爷爷、奶奶、叔

    叔、伯伯都忽视她,甚至敌视她,这让她一直感到很孤独,性格也逐渐变得内向抑

    郁。一直到有了H后,她的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她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赖的情感对

    象。从小以来,H就一直是妈妈的倾诉对象,妈妈将她在这个大家庭中遇到的一切困

    惑和苦恼,都向H倾诉。H也很主动地去扮演倾听的角色,不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

    玩,而一直守在妈妈身边。

    这样一来,妈妈得救了。但是,由于长期扮演这样的角色,H自己向外发展的倾向被

    阻断了,他也像妈妈一样变得内向抑郁。而且,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H开始勾

    勒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外向、开朗、敏感,能将他带向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

    天地。

    后来遇到那个女孩,符合H的这个理想女性的形象,于是H不可救药地陷入了痴恋。

    他说,自己的痴恋程度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痴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陷这么深?H一直以为,是因为那女孩太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了。但后

    来,他才突然明白,其实,他对那个女孩第一次产生感觉的时候,恰恰是这个女孩

    陷入沉思的时候。当时,“我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圣洁的光环似的”。什么是圣洁?H

    回忆说,就是一种抑郁的神情!

    也就是说,H如此痴迷这个女孩,表面上是因为她符合他理想女性的标准,但真正打

    动他的,还是女孩和他的现实妈妈相一致的地方。前者,满足了他的意识层面的需

    要,即“我要找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子,把我带向更广阔的天地”;后者,则牵动了他的潜意识深处的情感,让他就像童年时期爱妈妈一样爱这个女孩。这两个因素糅

    合在一起,令他对这个女孩一见钟情,并从此陷入不可自拔的痴恋中。

    这不难理解,因为仅仅是幻象,并不能令迷恋者产生那么强的情感,我们之所以会

    对一个人产生强到不可思议的情感,一般总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

    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可以说,不管我们现实的父母现在令我们多么不满或失望,我们都势必曾对他们产

    生过最强烈的爱。这种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糅合着我们所有的原初的爱的

    体验。一个人,只有能牵动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体验的时候,才有可能唤醒我们最强

    烈的情感。

    这,或许是强烈的迷恋产生的根本原因。

    被迷恋者感受不到真爱

    前面谈到的三个痴迷的案例,看起来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林徽因那么出色,那

    个17岁的女孩那么优秀,而H所迷恋的女孩漂亮又迷人。

    不过,还有不计其数的、看上去并不合理的迷恋。

    26岁的广州女孩Lisa对我说,她几次陷入痴恋中。直到有一天,她才恍然大悟,发

    现自己的几次痴恋都有同样一个模式:爱上一个外地的、大龄的男子,两人爱得不

    能自拔,于是商量住到一个城市,等住到一起后,她却没了感觉,于是分手。

    这个模式,几乎是她童年时与爸爸的关系模式的再现。

    原来,5岁之前,Lisa一直是和妈妈一起生活,而爸爸一直在外地,并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一年都不能回来一次。那时,她对爸爸一直非常渴望,而爸爸每次回来也

    对她极其宠爱。6岁时,爸爸终于调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但Lisa迅速陷入失

    望。因为爸爸回来后,对她要求非常高。为了把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性,他用

    了很多粗暴的方式。这给Lisa埋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让她觉得,原来爱就是“相

    见不如不见”,而且也让她开始憧憬与爸爸相反的男性——温柔、多情、宽容。

    她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模式去找恋人的,但奇特的是,她找到的清一色都是表面上温

    柔、多情而宽容,但实质上却是粗暴缺乏耐心的男子。其实,Lisa对此也有所觉

    悟,她说,如果一个男人只是温柔多情的话,她会“受不了”,觉得他缺男人味,只有当这样一个男人展现出另一些特质后,她才会“不可救药”地爱上他。这和H的

    案例一样,都是必须找到那种既符合意识上的理想异性又符合自己现实的异性父母

    形象时,他们才会产生深深的迷恋。

    并且,就如童年时与爸爸的关系的完美再现:当还在两地时,Lisa会对男友充满渴

    望,两人的关系是遥远的,但如胶似漆;一旦在一起生活,关系就会陷入危机。

    Lisa会经常失控地发脾气,而男友也会对她有很多要求,而且很粗暴。

    像Lisa这样的故事,我最近听到了好多个。

    因为太多的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对理想异性的幻想,一旦遇到符合幻想条件的异

    性,迷恋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果像H或Lisa一样,遇到了同时符合理想异性和现实父

    母的一些特征的异性,就很容易陷入不可救药的痴恋。

    只是,迷恋者很容易受到挫折,因为被迷恋者即便一开始被感动、被迷晕,而投入

    到迷恋者的陷阱,但他们早晚会发现,迷恋者对真实的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们爱

    的,只是他们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影。没有人喜欢做别人的幻影,于是,被迷恋者很容易转身而去,不管迷恋者看起来多么优秀,都会决然地离开了。

    因为,和狂热的迷恋者在一起,被迷恋者只会感觉到孤独。

    2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

    享受着这个深渊。

    一切情绪都是迷人的。快乐迷人,而忧郁和痛苦也一样有感染力。

    于是,童年习惯了快乐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快乐;童年习惯了忧郁的人,以后不断

    重复忧郁;童年习惯了痛苦的人,以后不断重复痛苦。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

    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甚至,这个深渊,还是他自己制造的。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

    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

    这一点,在恋爱上体现得最为彻底。

    爱情中,我们都在追求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就源自这致命的诱惑。

    一见钟情是不可靠的,但一见钟情又是可靠的。

    之所以说不可靠,是因为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我们拿着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但对方和你的想象经常大不一样,你以

    为他是你的恋人原型,但这不过是你潜意识中对父母的执着而已。

    之所以说可靠,是因为我们的确难以摆脱过去,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在我们的潜意

    识中深深扎下了根,这一点很难摆脱。

    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个“好的恋人”,也要去找一个“好的恋

    人”。

    幼儿心中,只有“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将父母视为客体。如果父母爱他、接受

    他,就是“好的客体”,他就会最终懂得,父母和他一样,都是主体。于是,他不

    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爱父母,并最终学会了爱其他人。从此,他对于别人,也是一个“好的客体”了。

    在恋爱中,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客体”,而自己也做了“好的客体”,那么双方

    就会进一步成长,真正从孩子变成成人,从对父母原型的执着化为对情侣的爱。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其实,当人们深深地陷入爱情,并有着强烈的感觉时,可能都是“少年时代的憧

    憬”强烈地被唤醒了。

    菲儿是我的一个好友,前不久,她去相亲,相出了感觉。

    当时,两人约好在一家咖啡厅见面,她先到,那个男孩后到。她没见过这个男孩,但当一个男孩走进这个咖啡厅的一刹那,她看到了他,并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地

    触动了。“就是他了,不是他也得是他。”菲儿对自己说。还好,果真就是他。更幸运的是,他对菲儿也很有感觉,于是两人很快确立了恋爱

    关系。

    此前,菲儿刚结束了一场恋爱,而且是一场本来很有感觉的恋爱。所以,她很担忧

    上一次恋爱未果会对新的恋爱产生影响,于是约我谈谈。

    “他像你的爸爸吗?”听她讲完感觉,我劈头就问。因为常和我聊,菲儿对心理学

    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而我和她聊天也从不约束自己,总是直指内心,试图知心见

    性。

    “不像,一点都不像。”菲儿想了一会儿,回答说。

    “好吧,那我们就从细节谈起吧。”我放下了那个刺刀见红的问题,和她谈起了约

    会的细节,让她自己慢慢描绘,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结果,菲儿讲出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显示,这个男孩的个性和菲儿

    的爸爸,实在是像极了。

    谈话进行了两个小时,最后,我们一一总结,至少找出这个男孩有十来处和她的爸

    爸特别相像。譬如,一样的有控制欲望,一样的有点强迫症性质地爱干净,一样的

    对女性忠诚……

    找到了这么多相像之处,菲儿感觉到了一些恐惧,她感慨地说:“原来,爱的感

    觉,就是又找到了一个老爸?”

    “的确如此,”我回答说,“或者换个说法:又发现了一次机会,可以再一次重复

    童年了。”并且,这种发现,其实是在一瞬间完成的,那就是菲儿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

    我们常以为,当看到一个人时,我们看到的是容貌、气质和神情。其实,这只是意

    识层面上的“看到”,潜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更加关键,更加丰富,也更加重

    要。

    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是一个干净、阳光而乐观的大男孩;潜意识上,菲儿看到的

    更多。她在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就已经嗅到了这个男孩一切重要的心性。这些

    她无法诉诸言语的信息,在对她说,这个人像极了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

    于是,她来电了,甚至已经爱上他,正如以前她爱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她

    的爸爸一样。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倒像在哪里见过一

    般”。

    这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

    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菲儿的例子经典地诠释了这一点,她对约会对象一

    见钟情,而且来电的感觉那么强烈,原来只是因为她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男孩

    像极了自己的爸爸。

    第一眼的说法并不正确,其实,人与人交流的途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以为,自

    己是在用语言、肢体和眼神等方式沟通,但可能还有更复杂、更全面而且不为我们

    所知的沟通方式。简单而言,那个大男孩走过来时,他身上的诸多信息都被菲儿感

    受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所谓的“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可能只是一个诉诸

    语言的借口。毕竟,我们要认识这个交流的过程,我们要给这个过程一个说法,而“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只是一个被拿来解释这个交流过程的外壳而

    已。

    我讲完这番解释,菲儿大表赞同,她说:“是的,一定是这样,因为第二次约会

    时,再看那双眼睛,已没有了来电的感觉。”

    “然而,爱的感觉依然有。”我说。

    “是的,否则就不必交往了。”她继续说,“这么说,他的那双眼睛并不是我来电

    的主要理由,甚至都不是重要理由。我原以为我是因为那双眼睛才对他一见钟情

    的,但其实不是。”

    来电的感觉,是绝对的诱惑,我们很难抵挡它。于是,菲儿对我说,纵然知道了爱

    的感觉是重复童年的渴望,但她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还是要爱上那个大男孩,并且

    假若这次恋爱不成功,她以后的选择对象,估计还是这一类型的,因为只有他们才

    让她有感觉。

    来电的感觉,有时也是致命诱惑。菲儿的爸爸纵然不完美,但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

    爸爸。菲儿再一次重复童年,这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她的童年若是很糟糕的,势

    必是一次新的严重创伤。

    然而,我们都会忍不住去重复童年,哪怕它伤痕累累,哪怕再一次受伤。

    这是因为,理性没有力量,情感才最迷人。

    爸爸成了选择恋人的标准阿玉是一名近30岁的女子,她刚结束了一场令她身心疲惫的恋爱。男友小邓小她4

    岁。除了年龄小,小邓的学历、工作和收入等各方面都不如她。

    这一切也就罢了,最令阿玉不能忍受的是,小邓特缠人。因为做销售,阿玉常陪客

    户应酬,这让小邓非常不放心,他每天都会盘问阿玉“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

    起”“做了什么”。

    阿玉自认为没做亏心事,总是在第一时间如实相告。然而,小邓必然会说:“我不

    信!”

    他从来都不相信她给出的第一个解释,一定会继续逼问下去,直到她编出一个更复

    杂的理由,小邓才会半信半疑地收场。

    对此,阿玉说,她很痛苦。

    “既然如此,为什么和这么缠人的小男孩走到一起?”我继续问她。

    阿玉说,她一开始认为,他这么缠人,恰恰证明他爱她,所以很享受这一点,有时

    还为此感到一丝得意。等到后来他实在太缠人了,她才感到了厌倦:“太累了,每

    天都至少用半个小时解释,几个小时也很常见,有时得用上一个晚上,搞得两人都

    筋疲力尽。”

    “以前恋爱过吗?”我再问。

    “谈过两次。”阿玉回答说。

    “谈谈前男友吧。”我说。

    她坦然地谈了起来。结果发现,原来她的三个男友都很缠人,不过前两个男友都好一些。初恋男友和她认识了半年后变得缠人,盘问了她两年后,两人分手了。第二

    个男友要更好一些,和她相处三年后才变得很缠人,以前从不盘问的他后来也变得

    每天都要盘问她。盘问了三年后,两人也分手了。第三个在缠人上最厉害,刚确立

    恋爱关系后就开始整天逼问她。

    显然,第二个男友的缠人是被阿玉教会的。阿玉承认,第二个男友的安全感太强,很少特别关注她,这让她一度很不高兴,此后有意无意中,她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多

    了起来,而第二个男友最终也变得紧张起来。

    有趣的是,这三个男子盘问她时所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你去哪儿了”“和

    谁在一起”“做了什么”“我不信”。他们都不相信她一开始所给出的理由,他们

    都要阿玉说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后才会停止盘问,而这个看似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却往往是编造的。

    “没办法,我不想无休止地吵下去,只好编个理由让他们停下来。”阿玉解释说。

    “更早的时候,还有谁经常盘问你?”我突然问她。

    “哦……我爸爸。”迟疑了一会儿后,阿玉回答说。

    原来,阿玉从小习惯了这种对话模式。小时候,爸爸要求她按时回家,一旦没及时

    回家就得接受爸爸盘问,而且盘问时爸爸说的话就是“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

    起”“做了什么”。

    一开始,阿玉总会如实相告,而爸爸也铁定会说“我不信”,于是阿玉不得不编造

    一些更复杂的理由,好通过爸爸的盘问。

    和阿玉没深谈,不过我相信,当她爸爸盘问她的时候,意识上,她会觉得烦,而潜意识上,因为爸爸如此在乎她,她肯定会有一丝得意感的。

    得意感是真实的,烦也是真实的。得意感,诱惑她一次次与男友重复建立了同样的

    关系模式,诱惑男友盘问她,甚至当第二个男友不这样做时,她还教会了他这样

    做;烦,则又让她渴望结束这样的关系,于是每一次这样的关系都不能持久。

    表面上,在与三个男友的关系中,总被盘问的阿玉仿佛是一个受害者。这也是她身

    边朋友们的共同看法,她们都觉得,阿玉怎么这么惨,每次都找到缠人的男子,总

    是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但事实上,这样的关系至少有一半是阿玉主动参与制造

    的。

    她制造这样的关系,正是为了重复童年的感觉。

    被抛弃感成了致命诱惑

    阿玉在与爸爸的互动中形成了盘问与被盘问的关系模式,等长大了又将它变成了自

    己与每一个男友的交往模式。

    这样的模式既谈不上多么不好,也谈不上多么好。这是我们多数人共同的命运,我

    们都在追求童年的感觉。我们多数人的那些童年的憧憬,一样是谈不上多么好也谈

    不上多么不好。

    但也有不少人的童年的感觉是相当糟糕的,而他们一样会忍不住去重复这些糟糕的

    感觉。

    37岁的广州女子阿灵,她的先生频频地找其他女人,且饥不择食,不管什么样的女

    人只要能上床就可以。先生这样做,严重地伤害了阿玲的心。他偷食的规律也有些奇特,都是子夜时分出

    去,凌晨三四点回来,频繁时隔三差五有一次,好的时候十天半月有一次。每当先

    生晚归,阿灵都会睡不着,会等他回来,然后两个人吵架,而吵架的模式是固定

    的。

    先是简单的问答。她问他去哪了或者干什么去了。先生则回答说去江边散步了,或

    者去吃大排档了。阿灵不信,于是追问,而先生搪塞几个回合后会坦然承认,自己

    找其他女人去了。

    此时阿灵会无比伤心,会斥责先生。最后,她先生会说,自己没有把那些女人带回

    家,带到她面前,就已经够照顾她了。

    这时,阿灵会难过到极点,会伤心得不能自已,一边放声痛哭,一边有深深的被抛

    弃感。

    她知道自己不该与先生吵架,因为于事无补,又把自己弄得那么伤心,实在是不应

    该。然而,她就是忍不住要这样做,忍不住要吵,而且一定要逼先生说出最伤人的

    话来,这个吵架才会结束。

    而这个结果很可能正是她渴求的。因为,深深的被抛弃感,就是她的童年的最基本

    的色调。

    原来,她出生于潮汕地区的农村,家里有七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她是老大,后来妈

    妈生了一个又一个妹妹,直到最后才生了一个儿子。在家中,七个姐姐的分量加起

    来都不如一个弟弟重,而作为老大的阿灵,则一遍遍地体验着女孩被忽视、被抛弃

    的感觉。这种深深的被忽略感、被抛弃感植根于她内心深处,成了她童年的最基本

    的色调,现在的事情不过是童年这一色调的再现。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案例:大芳和老松结婚多年,女

    儿在国外读书,而老松则前途无量。这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大芳把一个又一个

    女子引回家,似乎把她们当成最亲近的姐妹对待,并渴求她们在她的豪宅中一起生

    活。最后,这些姐妹都“背叛”了大芳,和老松发生了关系。

    看上去,大芳完全是受害者,而且遇到的还是那种最凄惨的故事:最亲近的姐妹成

    了情敌。

    然而,真相却是,这些情敌是大芳的潜意识故意制造的,她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童

    年而已。

    她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妈妈是爸爸十个老婆中的一个,而且是最没有地位、最受排

    挤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大芳和妈妈受尽欺凌,而妈妈临死前对大芳的遗言就

    是:“你一定要做大……”

    这句没有说完的遗言,大芳最终理解成“你一定要做大老婆”。其实,这并不仅仅

    是她的一个理解,只怕还是她源自童年的憧憬和渴望。因此,大芳总是把一些女子

    带回家,诱使老松和她们发生关系,她再去捉奸,令他们内疚,从而抢占道德制高

    点,做一个感觉上的大老婆。

    只是,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她童年的另一种感觉也会被唤起,那就是对妈妈的所

    有情敌的愤怒。然而,她现在做了“大老婆”,就好像她也成了妈妈的情敌。这

    时,这些愤怒如潮水一般对准了她自己,从而令她每做一次“大老婆”就损害掉一

    个器官,譬如胆、肝、胃和肠……

    心理医生贺顿一开始无法理解大芳的这种心理机制,于是劝大芳和老松离婚。意识

    上,大芳也渴望结束这种关系模式,于是离婚了。随即,她闹了一次自杀。纵然,这种关系模式看似糟糕,但其实她也有许多心理获益,做“大老婆”的感觉还是不

    错的。而一旦与老松的关系终结了,所有的心理获益也就消失了,她的生命感觉也

    随之消失,她成了真正的行尸走肉,自杀的冲动也随之而来。

    我们每一种重要的生命感觉,几乎都在童年时第一次建立。这些感觉才是我们心灵

    的内容,而理性的认识只是附属品。

    假若没了内容,我们的心灵会干涸,我们会失去活着的感觉。为此,我们会去寻找

    刺激,这些刺激会激活我们的心,让我们重新找到充实感,哪怕这种充实感只是昙

    花一现,我们也会忍不住去寻求。对于大芳而言,她做“大老婆”的心理满足感只

    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她每次都为此付出一个器官的代价,但她的潜意识却乐此不

    疲。

    大芳和阿灵的故事,太过于惨淡,而多数人的童年感觉和阿玉一样,既谈不上多么

    美好,也谈不上多么糟糕,因而不会像大芳和阿灵一样,遭遇那么惨淡的婚姻。

    小知识一见钟情的三种形式

    在恋爱中,假设女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A1,男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B1,但实际

    上,这个男人是A2,而这个女人是B2,由此,一见钟情就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完美的一见钟情

    女人以为,她找到了A1,并且A2等于A1。男人也以为,他找到了B1,而B2也等于

    B1。这样,一方对另一方的期待和对方基本相符,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产生。如果

    他们的童年比较幸福,这种一见钟情就看上去很完美;如果他们的童年比较不幸,这种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成为一场灾难。虚幻的一见钟情

    更常见的一见钟情是,女人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男人,而且以为找到了自己理

    想中的恋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即男友只是像她的恋人原型,但骨子里

    却不是。男人也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女人,也以为找到了理想恋人,但女友骨

    子里其实是另外一种人。

    单相思

    最常见的一见钟情是,你将对方当作A1,于是不可救药地爱上对方,但对方没有将

    你当作B1,所以没有爱上你。这样一来,单相思就会发生。

    3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

    学会幸福就重复幸福,学会不幸就重复不幸;

    学会信任就重复信任,学会敌视就重复敌视;……

    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这句话,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警句之一。之所以最常听到,正是因为,这是最难做到

    的。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重复痛苦;如果你学会了敌视,你就重复敌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强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

    而不幸的人,大多数时候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错误,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跌

    倒。但这个地方其实没有罪,让我们跌倒的,是我们自己。

    譬如,旁观别人时,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嘿,那个家伙,在一个萝卜坑里摔了一

    跤后,哭了一会儿走开了,但一会儿又回过头来,走到那个萝卜坑里,又摔了一

    跤,接着又哇哇大哭,然后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真荒谬!这个家伙真是令人纳闷!你可能会这样感叹。

    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审视自己,你会不情愿地发现,也至少有一两个坑,令你不断

    地摔跤。

    小知识强迫性重复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

    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

    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譬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最后不仅能赢

    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观

    点,是这个人自己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去信任他。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敌意,最后他不

    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

    些人也真的从友善转向了敌意。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

    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

    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

    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恋爱:两人强迫性重复的双重奏

    一名才女,在一般的场合中,她可以不说错一句话,不做错一件事,总能挑选在最

    恰当的时候说最恰当的话,并赢得人们的瞩目与尊重。

    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制造一个大麻烦,然后花上巨大的力气去化解这个麻

    烦。这些麻烦都与男人有关。她有过一次婚姻,当时她只花了一个星期就与一个男

    人完成了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整个过程。后来,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去解除这个婚

    姻。

    她还曾经谈过一次没有希望的恋爱,并为这次恋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譬如轻而易

    举地放弃出国机会。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场恋爱一开始便没有希望。

    但她就是要不断这样做:找到一个不适合的男人,然后彼此相爱并相互折磨数年,最后分手。

    这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她有非凡的才华,而且很有魅力,应该可以轻松地赢得幸

    福生活,但她就是做不到,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自己制造的大坑里。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

    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

    在电视台工作的阿钟,才华横溢,仪表堂堂,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明确表

    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她们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

    他找的这些女友,多数的确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为什么就不选

    呢?

    其实,他就是为了验证他的断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样的女友。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进行强迫性重复。他幼年丧父,妈妈后来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

    闻不问,他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当妈妈在他18岁时遭遇车祸死亡后,他就

    开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他之所以找那样的女孩,只不过是为了继续表达他对妈妈的

    恨。

    妈妈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证实他对妈妈的攻击的确是合理

    的。

    他遇到过好女孩,也深深地爱过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发现女孩的任何缺点,都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攻击。最后,这个女孩离开了他,这让他很绝望,让他悲

    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一样靠不住!”

    但这种“靠不住”的结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没有学会掌握幸福,他只学会了

    重复灾难。

    重复是因为我们惧怕丧失预见力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

    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聪明、漂亮的波西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一开始,同事和上司都喜欢她,这让她感

    到很欣喜,因为她认为,她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其实,她之

    所以逃离上一家公司,就是因为她觉得她和那家公司的同事以及上司的关系都搞砸

    了,她被严重孤立。

    但是,在新公司刚待了一个星期后,波西突然觉得情绪非常低落,她反省这一星期

    的生活,觉得她有很多地方都做错了,认为自己肯定得罪了顶头上司,还有身边的

    几个同事。

    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公司,发现大家的确对她有

    点不理不睬(实际是大家太忙)。于是,她悲叹:“看来这是真的,我又把关系给

    搞砸了。”

    这一天里,她做错了好几件事,譬如删错了电脑里的文件,碰翻了一个同事桌子上

    的水,和上司打招呼时却想不起上司姓什么。

    结果,等到下班的时候,她更加认为自己和同事的关系不可救药了。

    波西这种情形,也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和多数习惯了不幸的人一样,当事情真正

    有些好转时,她会觉得不安,会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

    这种不安,是她的控制感在作祟。长期生活在不幸的环境中,我们会发展出特殊的

    预见能力来,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预见,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受其他人的欺负和折

    磨。这种预见能力会适当地保护我们免于遭受更可怕的折磨。但是,等到了新环境中,我们的预见能力就丧失了,我们会觉得一切好像乱糟糟

    的:“怎么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无意识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从而把事情搞

    砸,让本来对自己友善的人添一点敌意,让本来对自己关心的人多一点不耐烦。等

    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虽然觉得很悲伤:“为什么他们终于还是对我不好

    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深处会安静下来,知道一切又在自己的预见中。

    无论好的强迫性重复还是糟糕的强迫性重复,改变起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

    以,你会看到,一些坚信会赢得别人爱与支持的人,哪怕被拒绝100次,仍然会若无

    其事地与你交往。相反,另外一个人,你对他好了99次,但只有一次疏忽,就被他

    抓住,并被当作你不爱他、不支持他的证据了。

    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

    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

    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4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

    ——百度贴吧“七年之痒”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

    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七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七年了,今年离婚;恋爱七年

    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七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七年,它有什么特

    殊含义?

    一天,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

    童年,还是六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到的答案。

    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岁。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基本

    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

    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

    亲人,我们不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

    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会再现我们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

    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时光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

    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

    以前的命运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六岁。做父母的多有体

    会,六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六岁的孩

    子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

    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六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六年,我们潜意识深处

    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

    身上,像六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六年,我们再次发

    现,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

    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其实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他(她)的头

    上,当我们看到他(她)时,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自己加诸在他

    (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

    在。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

    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

    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

    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

    相处时,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

    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小知识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

    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是一个结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

    的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

    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词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七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

    常被称为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第七年才产生问题。其实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都在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愿意

    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因为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

    第七年结束的。幻觉常在第六年破灭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

    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开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

    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

    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自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叫“愚者”的网友写了她的心路历程。她写道:

    我即将踏入婚姻的第七年,今年是第六年。我突然发现,我的丈夫仿佛重复着我父

    亲的足迹。我结婚时,下定决心选择一位爱我多过我爱的人,选择一位有责任心

    的、和我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我父亲的事业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弃家庭于

    不顾。

    现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我的丈夫,和当年我父亲一样想自己去做点买

    卖,同样也缺少资金,同样也想向我的亲戚借钱,同样一旦遭到拒绝就火冒三丈。

    我感觉有点恐惧,因为我父亲当年在我母亲的帮助下借到了钱做生意,但生意失败

    了,从此我家四分五裂。当时年少的我,看到父亲弃家而不顾,而母亲为应付亲戚

    和各式各样的债主痛苦不堪。

    现在,究竟是我在重复我母亲的足迹还是我丈夫在重复我父亲的经历?对此我感到

    迷惑。

    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她想找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潜意识

    还是指引她找到了与父亲像极了的男子,甚至还令她与丈夫重复了与自己父母的历史。

    究竟是她在重复她母亲的足迹,还是她丈夫在重复她父亲的经历呢?这是一个双重

    问题。从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复自己童年的一些经历;从她的角度而

    言,她显然是在重复自己童年时的一些经历。

    这些可怕的命运重复是怎样发生的呢?

    这是潜意识的力量。有人向我反映,在《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中,我漏写了一

    种情况——因为对父母不满,所以会对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异性一见钟情。

    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常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意识上,我们好像是被这些异性与

    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潜意识上,我们还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相同

    的地方深深地打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爱上我们的异性父母。这种第一

    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

    复时,必定是因为这个异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

    在《迷恋:源自幻象的爱》中,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H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见

    钟情,他原以为是因为他一直憧憬外向快乐的女孩,但过了多年后他才突然明白,他对她一见钟情时,恰恰是因为她陷入了抑郁之中,而他的妈妈一直是抑郁的。H对

    现实妈妈的抑郁很不满,于是他从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当一见钟情发生之时,打动他的并非那个女孩的活泼开朗,而是他早已习惯并曾

    一度严重抵触的忧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六年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这一点,才做到了放弃幻想,直视真相。

    不要执着于幻象,要看清真相

    七年之痒,意味着婚恋的第七年会出现严重问题,譬如第三者、分手或离婚等一些

    标志性事件。不过,从感觉上而言,或许第六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恋故

    事,都是在第六年出现了幻觉的破灭感。

    一个叫“月凉”的网友在我博客上的一个留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留言中,她写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结婚第七年,从去年发现自己的幻想破

    灭了。别想着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幻想破灭了,那么,她的幻想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前不久与男友分手,两人正是相爱了

    七年。和“月凉”一样,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

    束。

    她的一个重要的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广州一段时间。不到一个

    月,其男友就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然而,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

    恋爱的第六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男人的真相。

    任何自发的心理或行为都有道理,那么,她的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一

    回事呢?答案很简单,她是将自己现实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她对这个男孩一见钟情,后来也发现,这个男友在许多方面像她父亲。但他毕竟不

    是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父亲对母亲非常忠

    诚。

    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

    象。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

    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且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

    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她

    的意识。不过,她其实很在乎这些信息,并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这些

    方式的原则就是“对他好”,就像她的妈妈对她爸爸那样的好。

    然而,这些改造努力几乎都会失败,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少会因为女友“对他

    好”而放弃花心。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逻辑——“我只把你当老婆,其

    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这套自欺欺人的逻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于是

    可以一边很爱女友,一边非常花心。

    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到了最后,她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

    时间选在了第六年。

    我这位朋友,并非是简单地重复童年的苦难。毕竟,她的父亲不是花花公子,相反

    很忠诚,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宠的,爸爸妈妈都爱她胜于爱彼此。她也有过一些改

    造梦想,但都与忠诚无关。她花六年时间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实,可能反映的是一

    个普遍性的规律——和第一个童年一样,在恋爱的第二个童年,也是在第六年的时

    候才开始成熟,才能做到放弃自欺欺人,放弃幻想,直面并接受一些真相。幻灭感产生之后,会有更多真爱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六年或第七年就严重地

    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

    然而,即便这些短命的婚恋,也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一位男士谈过一次为时三年的恋爱,前两年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两人相处整体上

    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三年,一些严重的问题爆发出来,女友一度指责他自

    私。深谈之下,他发现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这令

    他极其伤心,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宽容大度,而身边所有朋友也都是这样称赞他

    的。

    之后,女友一次又一次误解他,并且还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似的。最后,两人分手。

    后来,他了解到,女友三岁时,她的父亲离家出走,与另一个女人组建了一个家

    庭,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可以理解为,这个女孩在重复她童年的经历。三岁时,被父亲抛弃;恋爱三年

    时,她在潜意识力量的推动下,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复这种被抛弃的

    经历。她说男友自私,其实只不过是将她心中的父亲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

    上。

    当然,她并非想被抛弃。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甚至对她更好,他们的

    关系能安全地度过这个第三年,那么,她童年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

    上的修复。可惜,她没有这个好运气。我们多数人都没这个好运气,因为当我们因潜意识的指挥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情时,我们的另一半不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最后也会和我们一样落入我们潜

    意识的圈套,认同我们的投射,然后和我们一起重复童年的苦难。

    当然,特殊的“三年之痒”也罢,普遍的七年之痒也罢,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令我

    们放下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

    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假若继续维持幻想,那么这个亲密关系就只有瓦解,然后换一个人,继续幻想下

    去。

    我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时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问题,但都一直忍

    着,都对自己说,给彼此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到了第六年,她和他都不想忍

    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

    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

    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她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改变他。也就是说,她

    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而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

    结果,到了第七年,他们离婚。现在,她有些后悔,她说,假若自己当时能懂得这

    一切,不再总想着改变他,而开始自我改变,那么他们也许不必离婚。

    不过,看到了恋人的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关系一定有救,有时结束反而是最好的

    选择。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她终于放弃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诚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一个花花公子的事实,而她绝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分手对于她

    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

    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

    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

    已。

    5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

    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发自内心的感觉,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可靠的凭证。

    然而,如果没有学会尊重并信任自己的感觉,我们就会容易信任一些貌似正确的信

    条。

    一旦我们过于依赖这些信条,它们就会成为僵硬的教条。

    并且,很多信条本身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

    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人越爱我,会对我越好

    这是关于爱情的最普遍的教条之一,也是危害性最大的教条。

    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而言,这个信条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个心中充满恨的人而

    言,这个信条是错误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所决定的。

    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是相爱的,那

    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好。

    但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病态的,是相互对立甚至

    是仇恨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糟糕。

    我们所有重要的外部关系,都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并且,外部关系

    越重要,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厉害。所以,一个内心充满恨的人,他

    越爱一个人,他就越有可能成为那个人的地狱。

    有时我们会在社会新闻中看到男人杀死自己爱人的报道,他们的行为便源自这个道

    理。

    而且多数连环杀手选择的攻击对象是有共同点的,譬如受害者都是红上衣和长头发

    的女子。那么,可以说,这一类型的女子,便是这个连环杀手的梦中情人,是他所

    爱的对象。但他越爱她们,他就越想攻击她们,因为他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

    的妈妈”的关系充满暴力和仇恨。

    当然,多数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既有爱又有恨,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

    于是,多数人的爱情势必会爱恨交加。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温暖的、和谐的,最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结果,那么,一个简单的前提条件是,你和爱人的内在关系

    模式都基本是温暖而和谐的。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爱到极致,恨也到极致,那么,这个渴望本

    身就说明,你的内心是分裂的,是冲突的,而你也势必会去寻找那种内心严重分裂的人。

    在自由恋爱时代,只要爱人不是你被迫选择的,那么爱情中的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你

    主动选择的。

    所以,只要是自由恋爱,就要试着不谴责对方,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后主动

    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无论是谁,其内心一定是有分裂的一面的,并且这一面一定会在爱情中展示出来。

    你如此,你的爱人也如此。爱情既是两人美好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也是两人分

    裂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两人都乐意承担各自的责任,那么两人的内心都会

    得到很大的修复,爱情就起到了极大的治疗效果。

    我们一定要看到爱情美好的一面,否则很容易会对爱情产生失望。

    最后,我再次强调,尽可能地远离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的人,除非这个人有自省的

    能力。

    越忘我的爱越珍贵

    我们都渴望爱,但又不敢相信爱,非要看到对方给出爱的证明,我们才敢相信。

    这种心理,女性尤甚。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最可靠的爱的证明?

    很多人内心中的答案是:最好是忘我的爱。对方忘我地爱我,甚至不惜践踏自己的

    尊严,可以为我的一丁点利益,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财富和生命……假若你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这个答案,那么等待着你的,便是地狱。

    因为,一个人在追求你的期间越忘我,在关系确立后就越容易“忘你”。这种巨大

    的转变,会令很多人愕然。尤其是女性,她们会认为,恋人追求自己期间之所以那

    么忘我,原来仅仅是抱着一个目的——得到自己的身体,而一旦得到了,他的自私

    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说法,会令男人看起来极其居心叵测,极其险恶。

    居心叵测的男人肯定有,而且数量也不是少数。不过,据我了解,那种先是忘我而

    后“忘你”的男人,多数是真诚的。追求期间,他们是真诚地忘我,关系确立了,他们是真诚地“忘你”。

    因为,忘我和“忘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

    我们为什么会痴爱一个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将对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

    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迷恋性的痴爱。

    然而,一个人越迷恋爱人,就越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他看见的,其实是他投射

    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

    也即,他爱的并非是你,而是他自己。

    假若他没得到爱人,那么这个幻象就永远不会破灭,于是这个人就会永远爱得忘

    我。一旦他得到了爱人,他会发现爱人并不是他的“理想自我”,于是,他投射到

    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就被他拿回了。爱人从他的“理想自我”变成了她自己,于是,忘我就变成了“忘你”。这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一个关键原因。

    当然,这个游戏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一个心态健康的女子,看到一个忘我痴迷她的

    男子,尽管意识上可能会被他感动,但本能上觉得不舒服,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并因而远离这个男子。但一个内心缺乏自爱的女子,由于过于警惕,难以相信一个

    男子的爱,她必须看到那个男子忘我的爱,才能放下警惕,才以为这个男子爱她。

    于是,被追求期间,她享受男人忘我的爱;关系确立后,她忍受男人“忘你”的折

    磨。

    其实,假若用心去感觉,那么她会发现,这个男子恋爱期间的忘我本身就是有问题

    的,他看似在忘我地爱,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他爱的只是他投射到自己身上

    的幻象而已。

    这个道理,用到女子身上也是一样的。恋爱期间极其“忘我”的女子,一样容易变

    成爱人的地狱。

    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

    这句话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人们都是爱学习、爱自省的。

    然而,很可惜的是,相比之下,另一句俗话更准确——“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也就是说,一个懂得爱的人,会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会一直不懂得

    爱。爱的能力,和年龄关系不大。

    如果用内在关系模式的概念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

    母”与“内在的小孩”相爱的人。不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不相爱甚至相对立的人。

    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

    成年后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来。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于是,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

    增长,越来越懂得爱。然而,一个内心冲突太激烈的人,会拒绝自省。对他而言,年龄越大,遭遇的爱情挫折越多,内心越自卑,越抵触反省,爱的能力反而可能越

    来越差。

    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很多手册都提到,要看一个人,可以借鉴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假若他与他们相

    处融洽,那么他就会与你相处融洽。

    我一度以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然而,了解了无数爱情故事后,我发现,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这一点的借鉴

    意义其实很有限。

    因为,不管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在乎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情感

    深度,其实远不如情侣关系。于是,一个人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的这类关系时,可

    以较好地运用理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深度的情侣关系中,没有谁愿意

    控制自己。

    所以,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对配偶和孩子冷漠,对外人亲热。

    这种现象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对外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感深度不强的关系中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但对亲人,他不愿意也没法

    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

    于是,一些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但又特别有心计的人,会出现极其可怕的分裂:

    在外面简直像个圣人,在家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那么,该怎么去判断一个人?

    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个人以前谈过恋爱,有过深度的亲密

    关系,试着去了解一下他在这个亲密关系中的真相。

    如果他对外人很糟糕,但和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系平等而和谐,可以说,这个人

    的内心是比较健康的,他对外人的糟糕态度,改起来比较容易。如果这个人对外人

    很好,但和亲人的关系充满冲突甚至仇恨,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是比较有问题

    的,并且改起来相当不容易。

    他说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男权社会要求男人行,男权社会的女性也渴望男人很行。

    尽管现代社会不再是男权至上了,即便有些女性自己很行,不需要男人太行才能生

    存了,但“男人相对行,女人相对不行”这种观念仍然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男人让女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展示自己的优点;二是否定女人的优

    点。

    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一种

    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二种方式。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二种

    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一种方式。

    假若一个男人的“我行,你不行”的程度非常严重,那么他会将第二种方式当作常

    态方式,频繁否定自己所爱的女人。

    有趣的是,在恋爱期间,很多女人因频繁被恋人否定而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的话,她们的想法居然是“既然你总是说我不行,那你一定行了,既然如此,我就靠你

    了”。但最后,她们发现,她们想依靠的男人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否定自己,这时,她们有了愤怒,有了窒息感。

    女人有时也会频频使用否定恋人的方式,但她们即便使用,一开始也是比较隐蔽

    的。相比之下,男人似乎获得了否定女人的资格似的。甚至,一些女强人对我说,假若她们的自信没被男人严重摧毁,她们对恋人会缺乏感觉,会觉得他们不足以让

    自己依靠。

    所以,这也是一种双重奏。漫长的男权社会制造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女人就是不

    行,男人就是行。这就造成了在一个男人面前,如果女人产生不了“我不行”的感

    觉,似乎爱就难以产生。

    男人多少都懂得这一点。于是,男人普遍习惯于否定女人,也习惯伪装得很行。并

    且,自己内心越自卑,就越伪装得“我很行”。他越伪装,就越要打压自己所爱的

    女人的自信。

    然而,说“你不行”和“我行”并没有必然联系。

    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很多男人发展新的感情时,常做的一件事是诉苦。他们将自己以前的感情描绘得那

    么糟糕,将自己的前女友或前太太描绘得那么可怕,于是作为倾诉对象的女人的母

    性被触发了。

    并且,一些女人爱上这些男人时会想,他们既然受过伤了,那么会更懂得爱,更懂

    得珍惜我了。

    有时,女人也会向男人诉苦,而一些男人的保护欲望也被激发了。

    然而,作为倾诉对象的人忘记了一点,倾诉者是自由恋爱,以前的恋人是他们自由

    选择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有至少一半的责任。

    我们常讲,人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但这只是愿望,事实是,具有这种宝贵素质的

    人总是少数,而多数人的人生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跤,而且摔跤的姿势都一模一

    样。

    所以,假若追求你的人,以前的感情生活是一团糟。那么,他和你的前景更大的可

    能性也是一团糟,而不是突然变得更好。

    除非这个人有这样一个素质:他在向你倾诉时,很少描黑对方,而主要是在反省自

    己的责任。不过,假若一个人具备这种素质,你会较少听见他诉苦。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和他以前的恋人迥然不同,似乎你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你

    与他,会和她与他是完全不同的。

    从你所扮演的角色看,或从他所扮演的角色看,似乎的确如此。但从整个关系的角

    度看,这次感情和上次感情,其实是一回事。一个女强人,操心前夫的一切,而她的容貌、收入和其他一切外在条件也都比前夫

    好。但最后,这个“没良心的”还是离她而去。他宁愿过着流浪汉一般的生活,也

    不愿意再回到她身边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个女人大受打击,觉得自己很委屈,以前那么辛苦,但男人不买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于是,她改变了择偶标准,以前她倾向于选择柔弱的男人,那样才能激

    发她的保护欲望,现在她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强人。

    她身边的男强人不少,而她的条件也不错,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强人应该不是什

    么难事。对她而言,这看起来,事情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她操心一切;未来,她

    的伴侣操心一切。

    但是,从关系的整体上看,这仍然是一回事,以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以后仍

    然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以前,她做控制者,她的前夫感觉到窒息,于是逃走

    了;未来,她做被控制者,就有机会去体会她的前夫所感受过的窒息感了——那

    时,她将和前夫一样产生逃跑的冲动。

    这种简单的轮回,是一回事,都源自我们简单地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

    关系上来。

    譬如这个女人,她的问题首先源自其内在关系模式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程度太重

    了,她的爱情中也是如此。她有时以控制者自居,有时又以被控制者自居。但不管

    是做控制者,还是做被控制者,她都渴望有一个人操纵一切,而另一个总是服从。

    这种关系势必会出问题,控制方会觉得累,而被控制方会感到窒息。

    假若她不改变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她的爱情就会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许多人和她一样,拒绝反省,拒绝改变自己,只是梦想着找到一个“正确先

    生”或“正确小姐”,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这种信念,放到事业上,基本成立,但放到感情上,基本不成立。因为我们常会看

    到这样的爱情:越付出,越没有回报。

    在一个征婚网站上,我看到一个女子动人的个人说明,意思是,她会付出百分百的

    爱,而且不计较男子怎么做。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因为她的脸上都写着那种为了

    爱不顾一切的神情。

    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建议她不必这么百分百地付出,而且最好多少要计较一下男子

    对她的做法。

    她最好这么做,否则一定会陷入不幸。

    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伟大,但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自恋。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

    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而只是自顾自地付出。她的付出是她自己的需要,未必

    是恋人的需要。

    真爱是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从而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要做到这

    一点,我们就得理解对方,能够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

    虑。

    然而,理解很难,而付出则相对容易多了,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在自己原生家庭中付

    出的人,付出是他们的需要,是他们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是他们的强迫性习惯,想

    让他们不付出,反而成了难题。并且,在感情中一味付出且对恋人没有丝毫要求,有时还隐含着这样的信息:我既

    然已经做得这么完美,我是问心无愧了,那么我们的关系中再有什么问题,都不是

    我的责任,而是你的责任了。

    显然,这种信息中透露这样的含义:我是好人,而你是坏蛋。

    这是一味付出者的潜意识深处的信息。因为这一点,这种绝对的好人,势必会找一

    个明显的“坏蛋”。例如,一个女子找了个酒鬼,她痛不欲生,求他去做心理治

    疗,他成功地戒酒了。随后,他们莫名其妙地离婚了,而她随即又找了一个酒鬼男

    人。这样她就又可以玩这种归咎的游戏:“我做得这么好,而你这么糟糕,你还有

    什么好指责我的?”

    所以,在爱情中习惯扮演绝对付出者的人,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在追求什

    么。

    爱情是人生中的头号难题,是最大的快乐源泉,也是最大的痛苦源泉,所以围绕着

    爱情的危险教条非常多。我只写了七种比较常见的。不过,大家也不能将我的看法

    绝对化,否则它们也成了新的教条了。

    我了解的所有爱情悲剧,都反映出两个信息:第一,危险的信号很早就被当事人感

    觉到了,但当事人没有尊重自己的感觉;第二,每一个自由恋爱导致的悲剧,都是

    自己的特定心理所主动推动的,不管你看上去多么无辜,做得多么完美,你的爱情

    悲剧,至少有你一半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它比这些教条更真实、更可靠。

    此外,一定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而不要总玩归咎于对方的游戏。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如果有人让我就“该找什么样的恋人”这一点提建

    议,那么我要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

    自省,拒绝自省,那么,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着危险的潜意识的陷

    阱。

    6 最迷人的爱——绝望的爱

    我觉得一旦真爱失败后,就不可能再爱了。我就是这样,像失去了人生,万分苦

    恼。希望大家指引我以后的路怎么走。

    ——百度网友

    我的一位朋友W,失恋后魅力四射。本来,他已经相当有男性魅力,但失恋后这种魅

    力似乎更上一层楼,经常将偶遇的女孩电得一愣一愣的。

    我的女友说,他这是不断地在散发着性引诱的信息,这是他的魅力来源。

    我直觉上觉得不是这样子,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一时也有点不解。

    也正是在那两天,在我主持的一个学习小组上,当一名女学员分享她的体会时,我

    觉得自己捕捉到了一点答案。

    这次学习,是让女学员们分享,什么样的男人让她们来电,以及这些男人和她们的

    父亲有什么联系。上一周,我刚刚让男学员们分享了类似的心得体会。

    一名女学员说:“我从来没有对男人来过电。”

    “这不可能,”我说,“你三十多年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对男人来过电?绝对不是这个样子,好好想一想。”

    “真的没有过,”她一边说一边陷入沉思,突然间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哎呀,我

    的确来过几次电,不过,每次我都会把来电的感觉迅速掐灭,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仿

    佛从来没有被男人迷住过似的。”

    我问她,为什么将来电的感觉立即掐灭呢?

    她回答说,来电的感觉太可怕了,那时她会极度在乎对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对方

    的一举一动,自己的快乐和痛苦都被对方哪怕很小的举动点燃,并放大到极致,她

    会觉得自己一下子消融了,不存在了。

    所以,她绝对不要来电的感觉。

    听她这样讲时,我刹那间领悟到,这也是她母亲的感受,而这也是她母亲为什么几

    十年如一日地贬低、攻击她父亲的根本原因。

    对她们母女而言,爱上一个男人的感觉太可怕了,所以她们在恋爱时,会选择没什

    么感觉的男人。但是,即便没什么感觉的男人,如果相处久了,也会有爱意出现,而爱意即意味着那种可怕感觉的袭来,所以,她和她的母亲,都会在这时挑剔丈

    夫,不断批评他们的不足。通过这种批评,她们不仅在亲密关系中获得了一种优势

    地位,而且将自己心中涌动着的爱意抹杀了,那样就可以逃避爱意带来的自我消融

    的恐怖感。

    自我消融的恐怖感,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么你可以想象,你是一个极度害怕坐过

    山车的人,但你正在全球落差最大的过山车上,而且是俯视着,然后过山车将以极

    快的速度向下冲……这一点也可以延伸到一切恋爱关系上。两口子经常吵架,或彼此蔑视乃至攻击,可

    能都有这样一个功能——防止去爱。

    这时,我似乎明白了W的魅力来源,但那一刻的明白很难用语言形容,直到我突然间

    想起了自己的一段故事,才彻底明白了这一切。

    我们惧怕全心全意的爱

    那是读书期间,一段恋爱关系结束了,一种很自然的结束,不是我与她不相爱,而

    是因为客观原因,就那么结束了。

    结束后的十几天里,我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奇怪的状态,好像自己的眼神平生第一次

    对女孩有了一种杀伤力。好几次,我走在校园里,走在街上,眼神扫过周围的人,总会有一个女孩被电得傻在那里。

    我只有十几天有这种眼神,所以那时没想这是什么。但这次小组学习时,因为想起W

    的故事,还有这名女学员的分享,我再次体会到我那时的心情,发现了那时的魅力

    是什么。

    那是一种绝望,同时又是一种渴望,但绝望在先,而渴望在后,具体的意思

    是:“我虽然不相信爱情,爱情让我绝望,但我却爱你,你敢接受吗?”

    我们内心都深藏着这样的想法,但平时我们既没有直接去爱的勇气,对爱的绝望也

    没有很深的体悟。而我那时的眼神和神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整个的生命状态,会

    立即触碰到异性内心深处的这两种东西,况且当时我处于一种极端状态。所以,我

    会一下子将她们内心的这两种声音点燃——“爱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爱”,于是

    我仿佛有了很大的吸引力似的。后来,我状态恢复了,心中重新对爱有了信心,而且觉得是很大的信心。有了这样

    的信心,无论生命受到什么样的打击,我都不会灭绝对爱的渴望,但这种对异性的

    魅力反而消失了。

    英国灵性治疗师阿南朵在她的著作《对生命说是》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她大意是

    说:

    有两个男人同时爱你,一个是真心实意的爱,一个是放荡不羁的爱,你选择哪个?

    相信我,你会选择后者,我就是这样的。

    阿南朵年轻的时候是超级美女,极富才情,家庭背景也很好,但这一切并不能防止

    她也有这样的内心——“爱是不可能的,但我渴望爱”。

    当一个女子有这样的内心时,男人真心实意的爱,只会击中她内心的这一部分

    ——“我渴望爱”,而不能击中她内心的另一部分——“爱是不可能的”,这反而

    会让她很不适应。

    首先,她会不习惯,她会觉得形势失控了:“哦,这是真的吗?一个男人真的会全

    心全意爱我?”

    其次,她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她会想,自己配得上这份爱吗,自己有那么好吗。

    最后,她可能会有我那名女学员的感受,来电,或者说爱的前兆,会让她自己瞬间

    崩溃。

    这种崩溃,是虚假自我的崩溃。我们内心深处都有“我不值得爱”的自卑感,而当

    童年获得的爱的确很少时,这种自卑感会发展成巨大的不安全感或恐惧。为了防御

    这种不安全感或恐惧的涌出,我们会形成种种自我防御机制。但是,爱,不管是去爱还是被爱,其前提都是要突破这种自我防御机制,那时就会一下子被不安全感或

    恐惧感袭击,反而会觉得更恐惧。

    这时,我们会认为是爱令自己恐惧,而很少想到,是自己心中本来就有如此深的恐

    惧。爱本来是可以治疗这种恐惧感的,但我们会因为害怕这种恐惧感,而紧紧地抱

    着自己的自我防御机制不放手,结果爱很难进入并滋养我们的心。

    因为这样的内心,我们都陷入了一种怪圈,相爱,但爱似乎太沉重。所以,最好一

    开始彼此就知道这是一场不可能的爱,那时反而会爱得很投入。不过在投入时,也

    会一再体味爱的绝望感,看起来就像是对爱的绝望感上瘾似的。

    很多电影中的经典镜头,都是在淋漓尽致地描绘这种感觉。譬如《蜘蛛侠3》中,当

    蜘蛛侠觉得与女友的爱陷入绝望时,他被黑蜘蛛附身,而后他有了非凡的男性魅

    力,在大街上和酒吧里将偶遇的女人们电得晕头转向。

    黑蜘蛛,以前我觉得是攻击性的象征,但现在我想,这也是绝望的化身。发现与女

    友的关系似乎不可靠了,蜘蛛侠陷入一种绝望感,而后他的男性魅力反而被充分激

    发出来。

    有趣的是,似乎大家都知道,这种男性魅力在过日子时是靠不住的,它只适合出现

    在偶遇中。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艳遇之都”丽江,许多人来到这里找一段让自

    己回味无穷的艳遇,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家里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妻子或好丈夫。

    丽江艳遇的魅力、蜘蛛侠的魅力、酒吧里的魅力、我失恋后的电力,其实都是在进

    行这样的表达——“爱是不可能的,但我就是渴望与你相爱”。

    这样的表达,是自恋与受虐的极致。自恋,即我们深信爱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我们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子的嘛,我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我是何等聪明,何等有自知

    之明啊!受虐,即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爱,但自己就是要去追寻这样一种绝望的

    感觉,这种感觉令自己入迷。

    信任就是万丈深渊?

    要穿越这种对爱的绝望是很不容易的。例如,如果一对很有爱心的父母收养了一个

    备受虐待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就给予他全心全意的爱,那时反而会遭到这个孩子的

    攻击。

    对于这样的孩子,正常的做法是,最好一开始对这种绝望有所了解,而去一点点地

    接近这个对爱彻底绝望的孩子,那样他会一点点地放下戒备,同时一点点地确信爱

    真的可以发生。

    完美的做法则是,任凭你如何攻击,我都无条件地爱你,那样你可能会在一瞬间放

    下所有的防御。

    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在他的影片《风之谷》中刻画了一个画面:女主人公娜乌西

    卡尽管只是一个孩子,但已是完美的部落领袖。父亲的朋友带来一个小动物,娜乌

    西卡一看见就全身心地爱上了它,并去接近它,结果被它狠狠地咬了一口。娜乌西

    卡也感觉到疼痛,但却丝毫没有动摇对它的爱,而且还深深地懂得它对爱的不信

    任。结果,就在一瞬间,它彻底相信了娜乌西卡的爱,变成了娜乌西卡的忠实朋

    友。

    娜乌西卡不仅对这个小动物如此,她对所有的敌人,不,是所有将她视为敌人的

    人,都是如此,最后她也令他们都相信了爱的存在,从而使人类和地球同时得到了

    救赎。但无论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将得到救赎的希望放到别人身上,没有哪个人是

    可以救赎我们的娜乌西卡。

    这也正是无数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问题所在。我们几乎总是将被爱的希望

    放到爱人身上,而造成了对方不能承受的沉重。尤其是,当我们将爱人视为娜乌西

    卡时,我们就会肆无忌惮地攻击对方,这样做,我们是希望爱人就像娜乌西卡对待

    那个小动物一样拯救自己。但是,一方面我们的攻击性远胜于那个小动物,另一方

    面爱人们的承受力远逊于娜乌西卡,所以最终会导致爱的进一步绝望。

    作为治疗师,我也发现,不少来访者会期望我是娜乌西卡,好像假若我能够承受他

    们的痛苦,不光在咨询室中如此,在咨询室外也如此,同时我也能承受他们的批

    评、蔑视和攻击,那么他们就得救了。或者说,他们就可以真的相信爱的存在了。

    自然,我也不是娜乌西卡,当遭到攻击时,我也如其他人一样感觉到程度不一的不

    舒服。不过,这种不舒服,会因为对来访者的理解而在程度上有所减轻。

    一个很关键性的理解是,一位特别期望我是娜乌西卡的来访者对我说,她不敢信任

    我,因为信任就是万丈深渊。

    我想,她和我小组中那名女学员一样。

    从人生经历看,她们两个是因为童年时遭受了太多的痛苦,以致最后发现如果对爱

    先是抱有期望然后失去爱,那种痛苦远胜于彻底不相信爱。假若一开始就对爱抱着

    绝望的态度,那么失去爱时的痛苦会轻很多。

    但现在我觉得,我们这种对爱的绝望,是非常普遍的。用人生经历来解释这种现象

    或许并不足够,它也许有更深的原因。要爱,必须打开你心中的“圣地”

    不管这更深的原因是什么,现实情况是,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饿鬼,都是嗷嗷

    待哺的孩子,都在等着出现娜乌西卡那样的爱,然后才深信爱的存在。

    所以,谁都不敢真正走向爱,谁都对被伤害非常敏感。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我们反而会把那种一开始就不可能的绝望的爱放在一个圣地

    上,而对现实生活这种真正考验爱的地方视而不见。

    我的一位朋友L,对丈夫很不满,因她发现,不管她付出多少,不管她做得多么好,她的先生总是喜欢挑剔她。

    和她谈话时,表面上看,她总是处在愤怒的状态里,但从感受上看却完全不一样,我总是感觉到一种心慌。

    因为这种感受,我没有被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愤怒姿态所迷惑,相反一再将她拉回

    到这种心慌上来。

    每次她都承认,的确是心慌,但心慌什么呢?她一开始不能理解。但当我最后一次

    指出她的心慌时,她突然领悟到:“噢,我明白了,我是害怕丈夫会进入我心中的

    那块圣地。”

    所谓的那块圣地,属于她的初恋。

    对于她的初恋,我比较熟悉。那段爱情一开始就弥漫着绝望,而最后也果真成为不

    可能的爱,伤她很深。但对于这个不可能的爱,她却一直将其圣化,最后将其封存

    在心中,成为一块谁都不能进入的圣地。这块圣地,其实不过是“爱是绝望的,但我在一段绝望的爱中体会过刻骨铭心的感

    受”的圣化。这种圣化,与大街上和酒吧里的女人们对蜘蛛侠的迷恋没有什么两

    样。

    这也是欧洲文化中唐璜现象的原因所在。唐璜肯定不会和哪个女人在一起,但这个

    花花公子就是想和你相爱,而且还是不顾一切地相爱。这种绝望,这种不羁,给了

    女人他很敢爱的错觉,也给了女人敢爱他的错觉。

    但如果没有一开始的绝望,也就没有了接下来的不羁。

    与不羁的爱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的爱一开始就建立在希望之上——“我要与某一

    个人好好相爱,过一辈子”。

    然而,这种希望真可能实现吗?不可能!这种希望注定会失望,我们敏感的心最后

    都会受伤。

    所以,最好在现实生活中麻木,最好变成只是过日子,那样就不会体会那种绝望

    了。同时,我们的心也会在过日子中死去。

    怎样才可以不死去?我想,也许我们得去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

    对我这位朋友而言,她对丈夫的愤怒完全是一个投射。本来,是她自己不相信爱,而且不把心对丈夫敞开,但她意识上看到的却是,丈夫总是批评她,丈夫总是不爱

    她。

    明白了这一点后,她说,她以后会尝试将心对丈夫打开,而且她也意识到,将初恋

    那种不可能的爱圣化,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其实,这种圣化一直以来是一种无意

    识的行为,她是第一次这么深切地意识到它的存在。我想,这种圣化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那块圣地更重要,实际上,那块圣地的存在,或

    许只是我们将“爱是绝望的”投射出去的结果,而现实生活,恰恰是“可是我想

    爱”的这一部分的投射。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爱与被爱是相当不容易的,而在心中辟出一块圣地并将已经逝去

    的一段爱放在那里圣化,是相当容易的。前者能实现的是少数,而后者每个人都

    有。

    种种人或事物都可以存放在心中的那块圣地,譬如娜乌西卡、刘德华、迈克尔·杰克

    逊、初恋等等。也有一些读者朋友将我放在这块圣地。

    被放在这块圣地,看似一种荣耀,但其实与我无关,而且我惧怕在现实生活中与将

    我放在这块圣地的人相处,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我,而是一个他们投射出来的虚幻

    之物。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将生命寄托在政治、宗教、哲学、学术和事业等种种事

    物之上,好像这些都可以被安放在心中那块圣地。

    但这块圣地是必须被打开的,也唯有此,我们才可能与爱人相爱。

    7 每一次缘分都是一个功课

    假若我们执着地认为,幸福就在于找对一个人,那么可能我们终生都找不到自己的

    答案。

    恋爱时,我们都想找到“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

    然而,假若我们执着地认为,幸福就在于找对一个人,那么可能我们终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相反,假若我们能明白,幸福在于内心的和谐,而外部世界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展

    现,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答案就在自己身边,就是那个和我们一直厮守着的

    伴侣。

    一天,在我的课上,一位男学员兴奋地走过来,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什么发现呢?我问他。

    他回答说,他和女友(也是我的学员)刚刚做完了我布置的作业——用10个形容词

    描绘自己的个性,并找到这10个形容词的反义词,也就是自己个性的对立面。结果

    他发现,他就是女友个性的对立面,而女友就是他的个性的对立面。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发现,我问他对这个发现还有更进一步的感悟吗。

    他说有。当发现自己和女友的个性互为对立面的那一瞬间,他终于明白,他们相爱

    的基点,也恰恰是他们冲突的基点,也就是说,他们相爱的原因,和他们相冲突的

    原因,是一回事。

    具体说来就是,他想找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伴侣,这是他生命的渴望,而他果真如

    愿。一开始,他非常珍爱女友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但时间一长,他开始厌烦女友

    和自己不一致的地方,并希望女友改变,结果起了冲突。

    同样的,女友也有类似的心理转变,于是这冲突愈来愈激烈。

    讲完这些后,他觉得有些纳闷:为什么他和女友因为不同而相爱呢?

    他并非是在问我问题,而是在深思,但我还是禁不住回答说:“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渴望圆满。”

    为何身边好多讨厌的“衰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我们会认为,某些品质是好的,也

    即“好我”,某些品质是坏的,也即“坏我”。我们会执着于“好我”,并排

    斥“坏我”,不想让它表现在自己身上。

    例如,节俭的人认为,节俭是好的,奢侈是不好的;善解人意的人认为,为别人考

    虑是好的,只考虑自己的愿望是不好的;开朗的人认为,乐观是好的,忧伤是不好

    的……

    但是,从一个真正中立的角度看,这些品质无所谓好坏。奢侈似乎不好,但正是对

    奢侈的渴望创造了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只考虑自己似乎不好,但一个人只有尊重

    自己的愿望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忧伤似乎不好,但忧伤不仅有点诗情画意,而且忧

    伤是我们失去一些事物时的必然反应……

    并且,任何一个人的自我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说白了,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

    家庭中发展出自我体系的。在这个家庭中,如果自己节俭可以获得更多的爱与关

    注,那么自己就会形成节俭;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欢迎,那么自己就会形

    成善解人意的个性;如果忧伤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怜爱,那么自己就很容易形成忧伤

    的个性……

    这是对“好我”的执着与坚持。同时,我们还会排斥“坏我”,比如节俭的人自然

    会对奢侈有些抵触。

    不过,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了解了无数故事后发现,我们之所以坚持“好我”排斥“坏我”,首先是因为恐惧。其实,我们身上仍然有对“坏我”的渴望,但我们不敢去发展这些品质,因为我们会认为,我们只有坚持“好我”才能获得别

    人的爱与关注,假若自己呈现了“坏我”层面的品质,就会被疏远、惩罚甚至抛

    弃。

    以上这段文字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我们所坚持的品质——“好我”——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被别人接受。

    我们对“坏我”有渴望。

    我们不敢发展出“坏我”的品质是惧怕别人不接受自己。

    每个生命都是受局限的,譬如每个家庭都不一样,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

    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自我体系。意识上,我们认为自己的这一套玩意特别好,必须

    坚持,但潜意识上,我们渴望自由和圆满,我们渴望能吸纳那些不一样的品质。

    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不仅潜意识上有这种渴望,意识上也有。具体表现就是,他

    们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人,乐于跟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

    但很多人对自己的那一套自我体系太执着了,意识上会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然

    而,他们的潜意识一定会驱动着他们去接近与自己不同的人。结果,这样的人在人

    际交往中常有一种困境出现,他们非常讨厌某种人,但这种人就是不断地出现在他

    们身边。

    其实,这种人不断出现在他们身边是他们潜意识的渴望,是他们更深层的需求,因

    为这种人是他们新的功课,会教会他们学习接纳更多的东西。通常,他们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会去与这种人作战,努力把这种人从

    自己身边赶走。他们可以做到这一点,暂时战胜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但从根本上

    而言这是没有用的,这种人一定会不断出现。

    可以说,这是一个功课,他们只有学习接纳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并在一定程度上

    学到其品质,这个功课才算通过。否则,这个功课会一直继续下去。

    爱情出问题,不要在别人身上找答案

    我的朋友M是一个特别愿意付出的人,却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初恋。他的初恋女友F

    有才气,但性格古怪,而且极其自私,可M就是对她情有独钟。他回忆说,当时他看

    见她有点乖僻又有点骄傲的神情,就动了心,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征服她。

    他的征服进行得很顺利,因为F对他也很有感觉。恋爱初期,他们两人都非常投入,但随着关系的深入,M内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强烈。他发现,女友非常享受他的付出,但她自己却从来不付出,而且她的要求越来越多,好像无论他为她付出什么都是理

    所应当的。

    恋爱进行一年后,M觉得身心疲惫,对F的愤怒已不可遏制,于是向F提出了分手。

    分手时,M还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和F这样的人谈恋爱,他决心找一个和他一样愿意

    付出的人。

    命运对他很慷慨,果不其然,他接下来找了一个女友L,她比他更善解人意,更愿意

    付出。

    L的父母对M不满意,觉得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儿,M和L经过艰苦战斗,才终于走到一

    起。但结婚后,M发现,这是一场更可怕的噩梦,因为L的家庭是看似风光,但其实有着

    很多债务和不为人知的困难。要还这些债务,化解这些困难,他得付出比初恋多十

    倍的努力,而且还不一定有什么结果。尤其令他痛苦的是,他发现,妻子L的兄弟姐

    妹中有多名像F一样只索取不付出的人,不管他对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觉得心安理

    得,心中没有一点愧疚。

    他还发现,岳父大人是一个更厉害的付出者。如果说,M的付出程度是10分的话,岳

    父的付出程度可以达到20分。这令M感到崩溃,同时他还逐渐明白了一点:他妻子的

    兄弟姐妹们之所以成为只知索取的“恶人”和“废人”,原因就在于岳父大人极端

    的付出。

    和M聊天时,我问M,这些遭遇让他学到了什么。一开始,他回答说,他得到的教训

    是,他应该和妻子离婚,最好先一个人生活一段时间,再考虑重新组建家庭,而且

    一定不要再找妻子这样的人。

    我再问他,妻子是付出者,你要离婚;初恋女友是索取者,你也已分手:那么你该

    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说,索取者不是你的正确小姐,付出者也不是,那么你

    的正确小姐该是什么样的人?

    看起来,答案应该是一个索取与付出平衡的女子。但是,M似乎又觉得对这样的女子

    没什么感觉,同时觉得自己也吸引不了这种平衡、灵活而相对健康的女子。

    我继续问他,如果说,每一次缘分都是一次功课的话,他从这两次功课中学到了什

    么?

    M说,他已经有了经验教训:初恋的教训是,不要找一个索取者;这次婚姻的教训

    是,不要找一个极端的付出者……我提醒说,这样听上去,答案好像寄托在了别人身上。我说:“原来你的人生幸福

    取决于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婆,找到了就OK,找不到就痛苦,而且痛苦的责任不在自

    己身上而在对方身上。”

    这时,他才明白过来,说:“我得改变自己,既不要继续做纯粹的付出者,也不要

    做纯粹的索取者,我要学会平衡。或者,我既可以做一个付出者,也可以做一个索

    取者,我可以选择。”

    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一定有这样一个意思——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者更准确

    的说法是,我想拥有他身上的某些品质。

    具体到M的故事中,他一开始选择和F谈恋爱,是因为超级付出的他,也想拥有F身上

    的那种品质——为自己考虑。

    尽管在原生家庭中学会了用超级付出的方式赢得爱与关注,但M心中仍然有一种渴

    望,渴望有时候也可以只考虑自己一下。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他

    会在原生家庭中被排斥,所以他把这个愿望压了下去。但这个愿望不会消失,它只

    是被深藏在潜意识中而已。

    M对F一见钟情时,他被F身上的乖僻和骄傲吸引,而乖僻和骄傲的意思其实就是,我

    不必在乎你。

    很多人的善解人意都藏着这个意思:“我为你考虑这么多,你可不可以为我考虑一

    下。”所以,善解人意的人做事常常会有犹豫。

    F被M所吸引,也有着同样的意味。

    F看起来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但她之所以形成这种品质,原因也是出自对父母的爱。可以推测的是,F的父母中有一个人是超级付出的,其价值感就建立在为别人付

    出上,而F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才成为一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因为对她而

    言,当她索取时父母会亲近她,当她付出时父母反而会不知所措。所以说,她是用

    这种方式对超级付出的父母表达爱与亲近的渴望的。

    F一样是被自己的自我体系所束缚了,她潜意识深处也渴望自己能有善解人意的一

    面。所以,她也被M吸引。

    当然,F被M吸引,也是因为M是能满足她索取的需要的,如果碰到一个和她一样的

    人,她根本没有索取的可能,碰到索取与付出平衡的人,也一样是没戏。

    但最终,F和M还是分手了事。分手其实是在说,超级付出的M其实并不能一直扮演付

    出的角色,超级索取的F也不能一直扮演索取的角色。他们应该彼此学习。

    假若M学会了F的部分素质,可以适当地索取,而F也学会了M的素质,可以适当地付

    出,那就意味着,他们都通过了这一功课。

    不过,通常而言,能通过这一功课的人很少,多数人反而之后对自己的逻辑更执

    着。M说,F后来几次恋爱都不顺,她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像M那样肯为她超级付出的

    人,所以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类似M和F的故事,我听了不知道有多少,这让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因为童年的某种

    痛苦,让我们有一种渴望,长大了,我们会追随这种渴望,而这种渴望总会实现,甚至被过度满足,但最后我们会发现,过度满足常意味着可怕的痛苦。

    M的渴望是扮演一个超级付出者,而且他以此为傲,但F告诉他,真正成为一个超级

    付出者是非常可怕的遭遇。与己不同的恋人是学习的对象

    我有一个同学,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欲望,对这个世界要求很少,他的一个口头禅

    是“无所谓”。

    不可避免的,他和一个要求很多的女孩谈起了恋爱。这个女孩有很多执着的要求,她从来不会说“无所谓”,而总是能提出一大堆理由,以说明她的要求是多么合情

    合理,而且如果她的要求不被满足的话,她会觉得很痛苦。

    很自然的,他们两个在一起的结果是,一切都以这个女孩的要求为准,无论是吃

    饭、出去游玩、布置家居和交朋友等,都是如此。

    这样相处两年后,他们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起了冲突,他要这样做,而她要那

    样做。一开始冲突很小,两人都说可以商量,但真正到了抉择的时候,两人都对自

    己的要求很执着。

    这样较量了几个回合后,一天晚上他们再次因这件事情起冲突。我这个同学无意中

    回顾了两人两年多来的交往过程,发现自己心中有一种悲哀和强烈的不情愿,因为

    他发现,几乎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这个女孩的要求在占据着主导地

    位,而他的要求都被忽略了。

    他并不怨恨女友,毕竟是他老说“无所谓”的。但现在他明白,他并不能真正做到

    无所谓。实际上,每次他的要求被忽视,他都有一点点怨气,两年来很多要求被忽

    视,就攒起了很多怨气。现在,他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坚持,是因为他再也不

    想“无所谓”下去了。

    就这个话题,他和女友深谈了几次,过程很痛苦,但最后两人都明白,这是他们的一个功课。在这个功课中,他学习到,他要向她学习,要尊重自己很重要的要求;

    她则学习到,适当地说“无所谓”。

    我想,这也是我课上的那位男学员和他女友相爱并相互冲突的道理所在。我们内心

    中都渴望圆满,所以容易选择和自己不同的人,这一点在恋爱中尤其常见。但同

    时,我们意识上又对自己的逻辑很执着,同时排斥别的逻辑,所以和不同的人在一

    起又很容易发生冲突。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对自己自我体系的执着,而

    去向对方学习。

    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势必会发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一个

    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种姿势摔跤的历程。

    同样的,每个家族的生命也是一个轮回。

    命运之所以给我们这些轮回,正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个功课。

    好好想一想,你可以从你目前的功课中学到什么?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PART 2 难以避免的爱情战争

    8 KIM的拯救情结之真相

    期待妈妈的怀抱,和改造梦想相比,是危险的,因为前者的主动权在对方手里,而

    后者的掌控权,在自己手里。

    《南方人物周刊》给李阳的太太Kim做了一个很长的采访,她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她

    和李阳的故事,并且有两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她和李阳是从爱情开始的。

    关于他们的婚姻,李阳很有名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实验,中美联合家庭教育的实

    验,他的孩子与实验用的小白鼠没什么两样。

    但Kim说,他们是从爱情开始的,而且很俗套,是从李阳追求她开始的,一开始她没

    什么感觉,后来相处久了,才很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那时,李阳并非如他所说事

    业绝对放在第一位,而是两人一天有十几个小时在一起。

    这是怎么回事?谁在撒谎?

    我的关注点不在撒谎不撒谎这种道德问题上,而是联想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

    验。

    其实也不算什么实验,因为这个太简单,你也可以去做,就是观察幼儿园放学时孩

    子们的反应。放学了,父母或大人们——最好是妈妈——来接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反应有

    三种:

    第一种是看到妈妈,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快乐地跑过去,扑到妈妈怀里。这叫安全

    型依恋。

    第二种是没有任何反应,仍然一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情,对妈妈似乎没有丝毫的关

    注。这叫回避型依恋。

    第三种是矛盾的,孩子这一刻会看一看妈妈,下一刻又去做自己的事,接下来又会

    看一看妈妈,而当妈妈抱他时,他既抵抗又想要。这叫对抗型依恋,或者说是矛盾

    型依恋。

    李阳很小的时候与父母分离,而从各种报道看他的父母似乎也缺乏爱的能力,如此

    一来,李阳在婴幼儿时可能没有体验到足够的爱与温暖,因而形成回避型依恋。简

    单来说,回避型依恋就是冷漠。

    从李阳的说法看,似乎他与Kim的爱情就是沙漠。假若真是如此,他们不可能开始。

    所以Kim的说法更可靠,他们也是先有爱,但后来李阳陷入冷漠。冷漠即在说:我对

    爱没渴求,我根本不需要这个。

    对爱渴求的时候,自己就陷入危险的境地——如果对方不爱我怎么办?

    但当李阳陷入冷漠时,Kim就变成了婴幼儿时期心尚未锁死的小李阳,不断发出对爱

    的渴求的信号,但不断碰到铜墙铁壁,而且是带锋利钢刺的。

    不仅Kim陷入这一地步,他们的孩子也被迫陷入这一地步。李阳曾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两岁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什么时候出生的他都不知道。他其实是在说他自己,他三岁时才来到父母身边。

    可以说,李阳与Kim现在的关系,就是李阳潜意识并不很深的地方的内在关系,无论

    李阳将自己弄得多封闭,他内在一定对爱极度渴求。Kim想敲破他的铜墙铁壁,呼唤

    出那个内在,但是,她无能为力。

    第二,Kim终于决定要放弃了。

    大致可以预料的一点是,当Kim真决定放弃时,李阳将变得真正疯狂,他那时才会发

    现,这个家庭的解体,是他不能承受之痛。

    不说李阳,还是说Kim吧。Kim说,她爱李阳,一直想帮助他,“但是现在我认识到

    了,我改变不了他,我们之间的问题太大了,这份12年的感情我只有放弃了”。

    放弃吧,早该放弃了。放弃,你既能救自己,也可能会救了李阳。通常一个人只有

    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才真正想改变,而与Kim和孩子在一起,李阳可以将自己受伤的内

    在小孩投射到她们身上,他就感受不到足够的痛苦。一旦这个关系结束了,这个家

    解体了,他的痛苦投射不出去,就会回到他自己身上,那时他才可能有强烈的改变

    动机。

    以前老说改造梦想,似乎自己对这一点理解很深了,但最近一个来访者的故事让我

    对爱情中的改造梦想理解得更深了一步。

    一位单身的男性来访者说,他参加一个单身男女聚会,其中一个女孩很吸引他。

    “这个女孩是怎样的?”我问他。他说了一些特征,其中一个是“看起来冷若冰霜,但我知道,她内心燃烧着对爱的

    渴求”。

    “这一点很吸引你吗?”我再问。

    他想了想说:“是,以前谈过的恋爱中,女孩们也都这样。”

    “像你的妈妈吗?”

    “像!”

    如此一来,答案清晰了,他是想找一个像他妈妈那样的女人。他妈妈也是严重回避

    型的,没有给过他什么爱,他现在要再找一个妈妈,改变她,让她爱自己。

    在对话过程中,他咳嗽了两次,而我的嗓子也差不多同时感觉痒。我请他将注意力

    放在嗓子上,问他:“如果这个咳嗽能说话,它想说什么?”

    他想了想说:“我想对这个女孩说,我无比理解你,我想释放你的爱。”

    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到哽咽,感觉到想哭,好像这份哭憋了很久很久,但从未

    释放,现在终于有一点点要释放的感觉了。

    不过,他说没有感觉到哽咽,也没有感觉到悲伤,只是觉得好想帮助她。

    我想象自己是他,沉浸到这份痒中,再次感觉到哽咽,有更强的想哭的感觉,而且

    那一刻觉得自己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嘴里喏喏地想说:“妈妈,抱抱,妈妈,抱

    抱……”

    我将这份感受说给他,他说:“是啊,是啊,是这个样子。”铜墙铁壁有一点缝隙的时候,打造这份铜墙铁壁的人尚不容易感受到自己对爱的渴

    求,所以看起来像是我走在了他的感受的前头。

    这个故事真的很有意思,它是拯救梦想或改造梦想的深层真相。看起来,是他想拯

    救这个女孩,“释放她的爱”。这是真的,但更直接也更深处的真相是,“妈妈,抱抱,妈妈,抱抱”,这是一个婴儿对妈妈怀抱的渴求。

    期待妈妈的怀抱,和改造梦想相比,是危险的,因为前者的主动权在对方手里,而

    后者的掌控权,在自己手里。所以,婴儿时的一个脆弱的渴求,变成了成人时一个

    强有力的诉求。

    我想,这也是Kim的真相。

    9 要激情,还是要安全感

    只要两个人用心相处,那么慢慢会明白,没有哪个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个人都很

    精彩。

    我有一个配偶,我对他(她)很不满,他(她)太一般了,而我还有一个情人,他

    (她)真的很出色,我们很相爱,我很想和配偶离婚,和情人去过美满幸福的生

    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离婚。

    经常有人对我讲类似的故事。最初的时候,我也有些纳闷,是啊,看起来他们的配

    偶真的很一般,而情人很出色,但怎么就是不能离婚而去过幸福美好的生活呢?难

    道真的就是因为他们所说的那些原因吗,譬如道德、父母、孩子、不想伤害配偶或

    其他稀奇古怪的理由?最近,我对这一现象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因为我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他的另一个故

    事——看起来似乎不相干的故事。

    大学毕业以来,他一直做一个工作,而他从一开始就有兼职,到现在已经兼职多次

    了。兼职工作五花八门,但都比他的本职工作多姿多彩,而且挣的钱也都比本职工

    作多,但他就是从没动过辞去本职工作的念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这个朋友说,因为另一个朋友一句话的点拨,使他一下子明

    白,本职工作对他而言有非凡的意义。

    那个朋友对他说:“是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发现你不管兼职多出色,但你的

    心一直将本职工作当作第一位,好像本职工作是你的支柱似的。”

    那一瞬间,他被击中了,也突然明白了本职工作对他的意义——安全感。

    他说,因为小时候多次和父母分离,他要经常去姥姥家或奶奶家住,姥爷姥姥和爷

    爷奶奶以及其他亲人对他都不错,但这种经历让他总是担心会被父母抛弃,也让他

    心中一直有一个黑洞,严重缺乏安全感。

    他的本职工作类似于大锅饭,收入的确不高,但很稳定。这种稳定是他小时候缺乏

    的,也是他从小就渴望的。至于兼职工作,他虽然都干得很起劲,每次都会创造大

    大小小的奇迹,令同事和领导赞不绝口,但他对兼职工作从来都缺乏忠诚,并经常

    会因为很小的理由就辞去了本来已做得极好的兼职工作,无论单位用多么好的条件

    挽留都不能改变他的态度。

    对此,他分析说,兼职工作令他的生命多了很多激情,而本职工作令他有了安全

    感。激情重要还是安全感重要呢?至少一直到现在,他深深地明白,安全感在他心中一直是排第一位的。

    他的这番描述,令我想起了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当我们还是蹒跚学步的婴儿

    时,我们不管多么投入地探索世界,身边必须有一个大人,而且最好是妈妈。我们

    会偶尔回过头来看妈妈一眼,只要妈妈在那儿,我们就会继续投入地去玩耍。

    如果只看表面,旁观者可能会觉得,这个妈妈对小孩子并不重要,甚至小孩子自己

    也可能会这样想。

    但是,假若小孩子一回头,发现妈妈不在身边,那么他很容易立即号啕大哭,哭着

    喊“妈妈”。

    对于我这个朋友而言,精彩的兼职工作就像玩耍,就像探索世界,而本职工作就像

    是妈妈。

    前面提到的那些老套的爱情故事,也有同样的模式。那个乏味的配偶,就像是妈

    妈,而一场有感觉的婚外情,就像是玩耍或探索世界,真正驱动它的,也许就是好

    奇。尽管可以爱得死去活来,但其实质或许就像小时候玩过家家一样,只是一场游

    戏。

    并且,更为有趣的一点是,如果你有机会,去接触那个“乏味的配偶”,你可能会

    惊讶地发现,他(她)并不乏味,甚至在你看来有趣极了,可在当事人看来,其配

    偶却是那样乏善可陈。

    真正的奥秘也许是,当事人创造了一个事实——将本来精彩绝伦的配偶变成了一个

    在婚姻中乏味的人。甚至,可能是当事人在想象中创造了一个事实:其配偶仍然是

    精彩绝伦,但其对那些事实视而不见,只能看到乏味的配偶。出现这种局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无数人极其缺乏安全感,为了拥

    有“至少有一个人绝不会离我而去”的安全感,我们甘愿将那个最重要的人——配

    偶——变成一个乏味的人,那就意味着他(她)没有别人要了。或者,至少我可以

    将他(她)视为一个乏味的人,那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没有人要的无聊家伙,怎么

    可能会离我而去。

    这两种情形都很常见。我见到太多这样的故事——丈夫或妻子将他们的配偶努力变

    成了一个乏味的、没有人际交往的人。

    譬如男人可能会鼓励妻子,吃胖点吧,你胖胖的样子真好看,而妻子本来已胖得出

    奇了。其中隐藏的含义就是,妻子难看一点,离性感远一点,其他男人对她的兴趣

    越少,我就越安全。

    妻子也可能在收到丈夫的这种信号后,自动朝这个方向转变。我认识多个美女朋

    友,本来亭亭玉立的她们,在确立关系或结婚后,开始缩肩弯腰,为的就是不给她

    们的丈夫制造压力,或减少他们的不安。

    妻子可能也会玩同样的改造游戏,而中国的男人们似乎也很容易在结婚后变得不修

    边幅。

    至于“将配偶想象成一个乏味的人”,这种游戏我也见到很多。譬如,一个家庭

    中,父亲是顶梁柱,是大公司的董事长,但母亲和孩子们都认为父亲实在乏善可

    陈。然而,当孩子们走出家门,通过其他人的视角看父亲时,才发现父亲在他们眼

    里是何等精彩。最后他们明白,将父亲视为一个乏味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玩

    的一个心理游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展现。以上这些故事,的确符合马斯洛的这个道

    理。

    只是,和生理需要不同,安全需要常常是一个幻觉。我那个朋友,当他明白本职工

    作对他的心理意义之后,他第一次有了辞职的念头。他想,或许他可以在一个更为

    有趣的岗位上同时找到安全感和激情。我则对他说,家庭本身就可以像妈妈一样具

    有安全感,假若他和妻子的关系更和谐,那么家本身就可以满足他的安全需要,而

    工作更可能是满足探索世界的激情需要了。

    至于“乏味的配偶”,我深信,只要两个人用心相处,那么慢慢会明白,没有哪个

    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个人都很精彩。

    10 没有安全感毁了张柏芝的婚姻

    经营感情其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础。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经营感

    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倾向于逃避问题并幻想正确的人。

    一个晚上,和三位朋友聚会,我样貌普通,他们一男两女都是大帅哥大美女。

    聊着聊着,那位大帅哥很有感慨地说:“我们就是太自信了,所以没有真正尝试过

    经营感情。”

    经营感情,即知道感情并不仅仅是命运的恩赐,你会预料到感情出一些问题,而当

    问题出现时,你会有耐心地去沟通,去化解问题,于是感情可以越过一个又一个的

    障碍,最终两个人拥有一份稳定而又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不会经营感情,就容易幻想“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的出现:我和这个人处不来,只是因为他(她)不是我的灵魂伴侣,如果我能找到一个正确的人,幸福就会

    瞬间到来。

    经营感情其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础。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经营感

    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倾向于逃避问题并幻想正确的人。

    尤其是,像这位大帅哥,他看起来有足够的资本去逃避。他的自信是,因自身条件

    太好,有大把人盯着自己,如果眼前这个人与自己不够合适,可以轻松再换一个更

    好的,因而不必受“这个人”爱与不爱所困。

    这不是自信,这根本是不安全感在作祟。

    当内心有浓重的不安全感时,一个人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不爱”的信息上,一旦

    嗅到“不爱”的信息,就会立即后退,并很容易在后退时做出严重伤害关系的行

    为。其实呢,这些“不爱”的信息,很多时候只是自己以为的“不爱”,或准确来

    说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向外投射的幻象,而不是事实。或者,假若对方的“不爱”是

    10分,自己就会传出50分甚至90分“不爱”的信息来。

    这样做,是为了追求一种掌控感:“是我在控制着感情的进展,如果感情完蛋了,那也是我摧毁的,而不是你。”

    如同晕车的人,如果是坐车,就会晕;如果是自己开车,就不会晕。

    谁开车,谁就在掌控车,而有了一切都在掌控的感觉,就不晕了。晕,是掉入不安

    全感的一种副产品。

    实际上,对于有浓重不安全感的人而言,突然掉入到真正的幸福里,也会有巨大的

    晕眩,而难以相信爱的到来,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挑战对方,让对方不断给出爱的证明,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确信这是爱。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是,对方感到

    越来越疲倦和厌烦,最后真的不再爱了。

    这时,有浓重不安全感的人看起来受到很深的伤害,但他们内心会隐隐有一种胜利

    感:“我早就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爱的,爱都是骗人的,你看,这次不又验证我

    是正确的吗?!”

    追求这种极具破坏力的掌控感,或许可以解释谢霆锋、张柏芝离婚风波中张柏芝的

    心理。

    在大众看来,这次风波显而易见的源头是合照事件。张柏芝很巧地和陈冠希乘坐了

    同一个航班,两人座位本来有一段距离,但张柏芝主动找乘客调换座位,坐到了陈

    冠希身边,还拿自己的手机与陈冠希合影。

    并且,我们大可以推测的一点是,很可能是张柏芝本人让谢霆锋知道甚至看到了这

    些照片。

    如果谢霆锋还能承受这一点,那他也太包容,同时也可以说太奇怪了。

    张柏芝的支持者为此祭出了“阴谋论”,说是谢霆锋的妈妈狄波拉将合照事件捅给

    了媒体,从而引爆了这场风波。

    这真的很有意思,你不反思自己的偶像为啥拍照片,却攻击狄波拉将合照事件捅出

    来。

    这也是不安全感太高的人的特点,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而很难做自

    我反思。在自己的微博上,我写了几篇分析张柏芝和谢霆锋心理的短文,支持张柏芝的网友

    中,很多人的头像是小女孩甚至是婴儿。

    安全感与不安全感,多是三岁前在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中形成的,而一个人如果没有

    形成安全感,那么他的内心中就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总渴望着退行到婴幼儿状态,继续在妈妈怀里吃奶。

    并非只有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女孩才这样,我刚刚上过的一堂课上,两个男人,一

    个四十多岁,一个五十多岁,他们总是嘟着嘴。其中那位四十多岁的男士说,在他

    看来,所有的女人都是一个样,他看不到她们有什么差别。一位犀利的女同学说,是不是不管她们是谁,你都想扑到她们怀里去吃奶?他惊讶地说,是这种感觉,你

    怎么知道?

    这样分析,就好像在说,合照事件是谢霆锋和张柏芝走到离婚这一步的全部原因,而张柏芝要负全责。

    事实自然不是这样。我推测,在合照事件发生前,谢霆锋和张柏芝应该已经到了要

    离婚的边缘。并且,尽管不时吵闹要离婚的是张柏芝,但真正下了决心的却是谢霆

    锋。

    打个比方,在他们的婚姻这条危险的山路上开车时,原来,多是谢霆锋努力将车开

    得平稳并朝安全的终点开去,而张柏芝却不时要闹一闹,比方说他要再给她买一个

    物业,比方说为什么他总是拍戏或总是玩电子游戏却不陪她,比方说他必须向她道

    歉否则她不让他见孩子甚至离婚,比方说他不听她的她就自残甚至自杀……

    终于,谢霆锋疲倦了,怀疑了,并下定决心将这辆车开向悬崖。看到方向不能改变

    时,张柏芝突然抢过方向盘,并狂踩油门,将车一下子冲到了悬崖边——一点点回旋的余地都不存在了。

    如此一来,亲手毁灭这辆车的,就不是别人,而是张柏芝自己了,由此她可以获得

    一点点对可悲命运的掌控感。

    张柏芝的掌控欲望还体现在其他很多地方。

    譬如金钱,张柏芝反驳说谢霆锋一方在污蔑自己,甚至她直接攻击这一切都是谢霆

    锋干的。对于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要么是完全爱自己,要么就是恶魔,没有什么

    中间地带。“恶魔”一方给出的一个说法是,张柏芝让谢霆锋给她买了一个又一个

    物业,并想获得谢霆锋“PO朝霆”公司的股份。对于这个说法,张柏芝没有给出真

    正的回应。

    是的,她回应了,她和她的支持者说自己绝不“贪钱”,并拿出一个又一个的事实

    来支持自己的这一说法。然而,她从未正面回应说,她没有让谢霆锋给自己买一个

    又一个物业。

    对此,我的推断是,张柏芝狂买物业和想获得“PO朝霆”一定股份甚至掌控权的传

    闻,很可能是真的。控制对方的钱,这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做的事情之一。父母严

    密控制孩子的钱,女人严密侦查丈夫的“私房钱”,都可以说不是贪钱,但这都是

    地地道道的控制,是对对方的伤害。

    说“贪钱”,就是道德和人品问题,而说控制,就是心理问题。当我们不能很好地

    理解一个人的内心时,就容易将事情朝道德上归因,但如果能深切地理解张柏芝有

    强烈的不安全感时,就可以懂得张柏芝的很多行为了。

    张柏芝不安全感的另一个体现是,她指责谢霆锋“打机”,即玩电子游戏而不理她和孩子。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不起眼,甚至被第一个透露出谢霆锋和张柏芝婚姻走到尽头的查

    小欣讽刺。她说,他不是找女人,只是“打机”,连这你都不允许吗?

    如果理解了张柏芝的不安全感,你就会知道,“打机”而不陪老婆,这样的小事可

    比买不买物业这样的事严重多了。

    因为浓重的不安全感,张柏芝这样的人会在情感上极度依赖男人,她没办法承受孤

    独,她一定要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而明明是两个人,但那个人却宁愿打电子游戏

    而不陪她,将她一个人扔在孤独里,这种感觉是最可怕的。

    无数中国女性将电子游戏视为头号情敌,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场离婚大战中,如果说有什么策略的话,可以用我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概括:

    当你说A时,她说B;当你说B时,她说C。B和C对自己有利,但A和B就根本没有给予

    事实上的回应,只给了观点上的回应。这是张柏芝一方有意无意的策略。相反,当

    出现对谢霆锋严重的指责,譬如带按摩女回家,谢方会给予很清晰或很严厉的回

    应。

    就拿物业一事来说,张柏芝没有回应有没有逼谢霆锋买物业的事实,而是回应

    了“贪钱还是不贪钱”,并拿出了一个又一个事实来支持自己“不贪钱”。

    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吵架的常用方式,先说A,当A对自己不利时,转而说B,当B

    对自己不利时,转而说C……于是,本来只是说一些饭菜或做家务的小事,但结果是

    几十年的老账都翻出来了。假若你陷入这样的争吵时,只需很淡定地仍然聚焦在事情A上就可以了。

    以上是张柏芝的心理,至于谢霆锋,他自然也有他的问题所在,我在微博上概括

    说:

    张柏芝和谢霆锋,也许在艳照门发生时就该分手。不过谢要做滥好人,他不能接受

    自己在所爱的女人处在低谷时离开她,这时候他反而要表示更大的支持。和滥好人

    在一起,你会内疚,于是你抵挡内疚,而张柏芝恰恰是一个不容许自己内疚的人,结果内疚转成指责与要求。最终,两人越来越远。人不能勉强自己。

    这是简单的分析,如果详细分析,那又要很多文字了,先不多说吧。

    最后想说,也许作为男人,尤其是一个被内疚折磨的男人,我在这篇文字中还是有

    了自己的成见,但大家姑且一听吧。

    至于说如何改变,答案绝非是——谢霆锋要更加包容张柏芝,你看她的不安全感那

    么浓重,她多可怜啊。

    相反,答案是,一开始在小事上,谢霆锋就要学习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

    不满。

    对于张柏芝而言,她需要看到自己的不安全感。能化解她不安全感的,绝不是谢霆

    锋或其他任何一个男人,而是她自己。

    11 支配与服从双重奏(一)

    当两个人的渴望相契合时,所谓完美的爱情出现了。然而,即便此时,这也不是相

    爱,而只是一种命运的偶遇而已。我们都想做好人,并想用好的方式对待某人。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

    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然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好的方式”常常是有问题的。

    并且,我们使用“好的方式”时,藏着一个逻辑:我对你这么好,你当给予我回

    报。

    对回报的渴望也不算是问题,但关键是,我们还渴望对方也用某种特定的方式给予

    自己回报。

    如果对方不仅给了回报,而且还恰恰用的是自己所渴望的方式,我们就会觉得,这

    个人真爱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失望,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够好,并生出想远离

    这个人的念头。

    对方也会执着于类似的渴望。

    当两个人的渴望相契合时,所谓完美的爱情出现了。然而,即便此时,这也不是相

    爱,而只是一种命运的偶遇而已。我们看见的,只是自己的世界,而并没有看到对

    方的真实存在。

    更多的情况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个人多么爱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愿——

    自动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仍然不能

    甚至不愿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

    因为,一旦这么做,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就不存在了,他就沦为一个工具,一

    个满足你的梦想的工具。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

    绝大多数人。

    雷子是我的一个好友,前不久,他从外地来到广州出差,我们一起聊天,谈到了他

    的爱情。

    他刚遇到了一个女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这让他有些畏惧,他生怕处理不好这

    个关系,以致重蹈覆辙。以前,他谈过了不知多少次恋爱,但没有一个关系能持

    久。这看似浪漫,令别的男人艳羡,但他自己知道,这很痛苦。他其实很渴望拥有

    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于是,他说他刻意地与那女孩保持距离。他告诉自己,少见面,多打电话,这样可

    以不会发展得太快。

    既然如此,和她的电话就变得很重要了。最近有两次,他打电话给她,她都没接,直接给挂了,过了一会儿后再打过来,对他说,她当时一次在开会,一次在和老板

    谈话,事情很重要,所以她要那样处理。

    雷子则说,如果换成是他的话,他会先接她的电话,并走到一边僻静处,简单聊几

    句后,再告诉她,他有公事,待会儿再和她详谈。

    我则说,如果我是她,他这样对我说话,我会感到压力,并且略有不快。

    “为什么?”他问道。

    “因为,你没有理解我的方式的合理性,而是在诱导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

    你。”我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在将你的方式强加于我。”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诱导无处不在。

    如果用普通的语言来说,这种诱导是强加。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诱导便

    是投射。

    如果投射成功了,这个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那么,这便是认

    同,即这个女孩认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斥着大量

    的投射与认同。

    一般情形下,我们尽管玩投射,也渴望对方认同,但对方并不是非得这么做不可。

    对方没这么做,我们也不是太失望。

    然而,有些人会特别执着,他投射时,抱着强烈的愿望,渴望对方必须以他所期冀

    的方式回应他,如果对方不这么做,他会严重焦虑,认为对方不爱他。这种心理机

    制,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

    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

    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这样一来,这个关系就失衡了。这样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实他在乎的是他投

    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会诱导你或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他会视而不见,他既不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了解你。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会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会满意。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藏着一个“你必须如此,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它的完整的

    表达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

    就是不爱我。”

    不过,玩这个游戏的人,通常只意识到前半句,即“我对你好,你也该对我好”,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威胁信息。但作为被投射者,你会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威

    胁,你感觉自己没有选择权,你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对他表达你的好,否则他会不满

    意,而且你还会付出代价。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

    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

    我。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

    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情欲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

    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

    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

    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着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

    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比较默契。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顽固的投射性认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第一个势必

    会建立的亲密关系便是亲子关系,而我们最初也是在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初步形成

    了“好”与“坏”的概念。

    在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

    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

    是“坏”的。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那么不难理解,在我们国

    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

    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的,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

    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父母特别执着于权力,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特别执着于依赖。他不仅在他

    的原生家庭是依赖的,到了学校、社会和爱情中,他也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中。

    因为他潜意识中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对的,但到了其他关系中,大多数时候都是错的。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与“坏”的观念,到了家外面,都会有些不适应,需要及时调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其僵化,父母极其在乎权力,而孩子必须

    绝对听话。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非常顽固的依赖心理,等走出了家门后,不

    管现实状况多么需要他独立,他也丝毫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他缺乏

    独立的能力,也是因为他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他独立,就会导

    致关系的疏远,而如果他依赖,就会导致关系的亲近。

    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

    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

    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

    的家中,并继续沉浸在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譬如,一个玩依赖游戏的男人,在家中,依赖可令父母对他更好,所以他会一直觉

    得依赖时的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赖时,别人就会亲近他。然而,当女友因厌倦

    他的依赖而表现出对他的疏远时,他会变得更加依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潜意识

    上认为,他越依赖,别人会越亲近他。这种潜意识阻碍他如实地看待问题。

    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我们都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上。并且,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只是一套逻辑。我们会自

    动认为,越危险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执着在这套逻辑上,只有这样做才能拯救自

    己。

    就如那只熊,以前,它在笼子里,假若挨打,它会尽可能地缩成一团,这样会让自

    己的痛苦尽可能地减少。等走出笼子后,再次挨打,它仍然只是会缩成一团,却没

    有意识到,它可以打滚、逃跑甚至反击。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

    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称,你应当及时地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相对而言,依赖更多的是女性的特点,而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女性也远远多

    于男性。

    譬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女子结婚后变得不敢开车了,于是无论去哪儿

    都必须由老公开车陪着。

    这常是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在作祟。这些女子的潜意识中认为,作为女性,依赖是好

    的,可以促进与爱人的关系的亲密,而独立是坏的,会导致爱人疏远自己。

    如果爱人恰恰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她们这样做就会导致皆大欢喜,男人尽管

    常常批评她们无能,但心里很享受太太离开自己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然而,一旦爱人不是这样的人,她们的这种做法便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在他的著作《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贝蒂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一所声望很高的大学,并且取得了艺术行政管理专业的

    硕士学位。她嫁给了一个电子机械师汤姆,有两个孩子。

    贝蒂娜是镇议员,看起来聪明能干,显然有能力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但

    除了家里的问题。只要是家事,不管多琐碎,如果没有丈夫的建议,她就不能作决

    定。譬如,家里一个水龙头坏了,她在给水管工人打电话前,一定会先给汤姆打个

    电话,征求他的意见。

    一开始,汤姆只是把这种行为当作小小的骚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厌烦

    和愤怒,并多次警告贝蒂娜,希望她不要这么做。贝蒂娜则在痛哭流涕后承诺改

    变,但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中。

    这是两个人的逻辑的错位。作为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贝蒂娜确信,要与丈夫关系亲密,关键是要说服他相信自己没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她陷入婴儿

    的状态,诱导并强迫丈夫来扮演照顾她的角色。然而,汤姆自己没有对权力的投射

    性认同,他并不享受一个大权在握的照顾者的角色,相反他觉得妻子不可理喻,因

    为她的能力那么出色,显然能轻松解决很多家事。

    于是,当贝蒂娜依赖汤姆时,汤姆开始疏远她。但他越疏远她,她就会越执着于她

    以为的可以修正关系的“好的方式”,于是变得更依赖。这是无数亲密关系日益冷

    淡的一个秘密。我们说“相爱”,但其实只是试着将爱人拉进自己的逻辑,我们看

    不到爱人的真实存在,一如贝蒂娜就看不到丈夫对她的过分依赖的反感。

    贝蒂娜的过分依赖让丈夫感到厌烦,这还只是这个关系的表面信息。这个关系的一

    个隐藏信息便是威胁,贝蒂娜每次上演依赖的游戏时,势必会传递“否则”的信息——“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一个婴儿的依赖并不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婴儿的依赖是真实需要,他必须依

    赖我们的照料,否则他真的会死去。但一个成人的依赖,尤其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

    的依赖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这不是他的现实需要,并且我们能切实地体会

    到一种压制。我们会感到,自己没有回应他的自由,而只能以一种被限定死了的方

    式——照料他——来对待他,否则就会遭到威胁。

    接受独立的“坏我”,走出依赖

    我一个朋友,她的家离单位很近,而男友的家则离她的单位很远。她常加班,会在

    晚上10点后下班。每当加班时,她会渴望男友开车去单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后

    目送她走进家门。当他这样做时,她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一开始,每次她加班时男友都会争取来接她,但后来,他觉得这样实在很不划算,因为她回家很方便,而他来一次很麻烦。于是,他和她商量说,能不能少接你一

    些,比方说,以前每次都来接,现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

    她也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过分,不得已勉强答应了,但刚答应的那一瞬间,她脑海里

    便闪过一丝念头:“他不爱我,是不是该分手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依赖心理机制。看起来,依赖者似乎柔弱无助,但其实依赖的背后

    藏着威胁的信息:你必须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对我,否则我就会考虑离开你。

    这么小的事就令自己有了分手的念头,她吓了一跳,当晚便打电话给我。电话里,她反省说,她的依赖是爸爸培养出来的,爸爸有很强的控制欲望,可以为她和妹妹

    做一切,但她也分明感到,这种自我牺牲中藏着一个条件:你们必须听我的。对于爸爸的控制欲望,她现在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然而,恋爱时,我们会渴望延

    续过去的美好,同时修正过去的错误。所以,她既会渴望男友能包容她的独立倾

    向,同时也能在她渴望的时候满足她的依赖。

    不过,明白了这一点后,她懂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男友的问题,于是对男友

    的情绪便消失了大半。

    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势必会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母亲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但

    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

    者疏远儿童。所以,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早早就发现,要想拥有与抚养者

    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

    好,和他越亲密。

    这也是电影《孔雀》中的心理奥秘。《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剧,老大一直

    被当作白痴,但后来才证明,他其实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白痴在很大程度上是

    伪装出来的。在这个家庭中,独立是坏的,越想独立的孩子越没有好下场,而依赖

    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与父母的关系就越亲密。

    又如贝蒂娜,她的母亲不停地告诉她要做什么,在她所有的琐事上都会提建议。并

    且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控制不仅没减少,反而日益增加。显然,与母亲的关

    系让她学会了依赖,并对独立产生了恐惧,最终也将这一点带到了她和汤姆的关系

    中。甚至,她之所以嫁给汤姆也是母亲的决定。可以料想,这样的妈妈之所以会选

    择汤姆,一定不是因为汤姆独立,而是因为汤姆好控制。那么,贝蒂娜向这么一个

    男人寻求依赖,显然是找错了对象。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你渴望改变自己。那么,你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

    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势必会发现,尽管你意识上讨厌自己的依赖,但潜意识深处

    仍然将依赖当作了“好我”,一旦你渴望与某个人亲近,就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依

    赖者的角色。同时,你的潜意识深处将独立当作了“坏我”,你会恐惧自己的独立

    倾向,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的经历告诉你,一旦你想独立,你得到的是惩罚和疏远。

    12 支配与服从双重奏(二)

    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

    你。

    ——摘自帕萃丝·埃文斯著作《不要控制我》

    前不久,一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和一对情侣朋友一起去吃饭。到了餐馆后,那个男子说“女士优先”,让她们两

    个点菜。

    于是,她们两个选了几个菜。

    但是,等服务员来后,这个男子却一一否定了她们选好的几个菜,说她们点的几个

    菜都不够好,然后点了他自认为的“够好”的菜。

    “这种人,真让人受不了。”她说,“既然你自己那么有主意,一开始你自己点不

    就得了,干吗还让我们费心思?”听上去,她对他似乎很有情绪似的。但再聊几句,我发现,她和他其实是已经认识

    多年的朋友。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说:“OK,你先不要说他的其他事情了,我先对他做一些推测

    吧。”

    她自然很感兴趣,于是我做了以下的推测:

    第一,每次和他吃饭,他都会重复这个模式——先让你点,然后否定你,最后让服

    务员按他的意思来上菜。

    第二,他决定了的事情,不管你怎么反对,他都会去做,和他在一起,你会经常觉

    得自己被严重忽略。

    第三,他有特殊的优点——如果你需要帮助,他会不计代价地帮助你,热心程度堪

    称罕见,只是你会觉得他帮的好像不是地方。

    第四,他常说类似下面的话:照我说的去做;听我的;就这样;遵从我的指示……

    她说我的猜测差不多都对了,接着问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我回答说:“这一点都不难,因为他属于支配欲望超强的人。以上我说的,不过是

    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又糅合了你刚才说的他自己的一些个人特点。”

    支配者常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人

    上文谈到,有些人会特别渴望别人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给予回应,他们内心中有

    这样一个绝对化的逻辑: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

    我。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别人,尤其是恋人或重要的亲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自己,但

    假若对方不这么做,大多数人不会感到很失望,更不会因此就认为对方不爱自己。

    但是,有些人会极其渴望这一点,并将这一点绝对化。

    在前文中,我主要探讨了依赖者的心理机制,现在,我将主要探讨支配者。而前面

    提到的那位男士,无疑是典型的支配者。

    支配者还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们甚至不愿借用“我对你

    好”这个借口,而是直接表达“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付出代价”;温情的

    支配者,在表达支配欲望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我是为了你好”这一借口。

    很多支配者既是赤裸裸的,也是温情的。在某些人际关系中,他们懒得披上温情的

    面纱,而是直接使用其拥有的权力或暴力,迫使别人服从其意志。而在另一些人际

    关系中,他们则会温柔很多,在迫使别人服从时,会同时传递“我是为了你好”的

    信号。

    譬如,有些人在工作单位是一个赤裸裸的支配者,但面对亲人时会表现得极有爱心

    和耐心,但不管多有爱心和耐心,他们一定会追求“你必须听我的”这个终极目

    的。

    必须强调的是,当传递“我是为了你好”这个信号时,支配者自己意识上的确是这

    样想的,他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为了对方好,但对自己习惯性地否定对方的意志缺

    乏认识。所以,我对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说,你一定会感觉自己常被他否定,但如果你拿这

    一点质疑他,他一定会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哪里这样做过。”

    她点点头说,她早就这样说过他,而他也正如我所预料的,根本不承认自己有否定

    别人的习惯。

    支配者容不得别人小小的反抗

    支配者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强化版的“我行,你不行”,他会绝对地、一贯地认

    为“我行”,同时又绝对地、一贯地认为“你不行”。

    若和支配者谈恋爱,那么,在最初的蜜月期,一些自我意识不是很强的人会有完美

    感。因为,支配者越认定“你不行”,他就越要展示“我行”,所以,他会尽自己

    一切所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你。

    胡茵梦在其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写道,她和李敖刚恋爱时,他是天底下最会

    照顾女人的男人。那时,每天她一醒来,床头都会放着一杯牛奶、她爱吃的食物和

    一份她必看的报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583KB,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