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0959
表达心意就送一枝花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5日 《健康时报》 2006.09.25
     读者来信:

    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的读者佴明遇到了一件难办的事,家里两位80岁的老人先后因病入院,一个住北大医院,一个住北大肿瘤医院,而且都需手术治疗。住院及费用对家人来说,没费多少事。让家人费思量的是:要不要给医护人员送红包?这样的事过去听说得很多,不送是不行的,但什么时候送?送哪些人?送多少?谁去送?难住了一家人。

    北大医院负责老人住院手术的医生是泌尿科专家薛兆英大夫,术前他每次查房,身边都是跟了一大圈值班大夫、实习医生和护士,根本无法说起红包的事。术后的当天下午,刚刚走下手术台的薛大夫一个人匆匆走进老人的单人病房,询问老人的情况,已完全清醒的老人感激地说:“薛大夫,感谢你手术做得这么好,我拿什么感谢您才好呢?”没等他提起红包的事,薛大夫好像已经感觉到了,便笑着说:“咱们不说这个。你好好养病。”随后就离开了病房。虽然此后还有机会单独见到薛大夫,说起病来,他亲切热情,谈到感谢,则一挥衣袖,带一股清风而去。

    记者调查:

    谈起这档子事,薛兆英大夫告诉记者:“患者和家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医生,这是我们的职责,没有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当记者问他对红包是怎么看的,他认为,也没什么好说的,红包就是不能收。由于工作忙,说完这句话薛大夫便赶紧去工作了。

    北大医院的受阻并没有阻止住家人对大夫的“感激”之情,在北大肿瘤医院,为老人负责手术的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解云涛大夫,看上去40岁左右,处理医疗问题干练中透着老到,让人信服。老人术后伤口愈合迟缓,引流管插拔反复了好几次。解大夫看出老人有些急躁,查房和换药时耐心地安慰:“老人家,恢复的确慢了点,但一定会好的,放心吧。”老人很感谢,对家人说:“怎么也要报答一下解大夫。”一天,解大夫查完房,老人从美国赶来探视的女儿随他边聊边走在楼道里,又跟到无人的楼梯上,当提到感谢时,解大夫连连说:“不用不用。”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了。

    从瑞典留学回来的解云涛大夫认为:“如果患者送一枝花或者明信片,或者自制的小东西给我,我会很高兴地接受,那是患者的一片心意。但是送钱坚决不能收,没有任何理由。我们科室已经没有送红包的现象了,因为很多患者都知道我们不收红包。”

    现在,两位老人都已出院,身体康复得很快很好。

    专家简介:

    薛兆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学及男科学专家。擅长泌尿外科学及男科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周一下午专家门诊。

    解云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以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为侧重点。开展术前及术后系统性综合治疗,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根据每一患者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开展个体化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百拇医药(王志胜)